生活德育的理念创新及其现实建构
[Abstract]:Life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of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basic idea of moral education in life is to return the idealized, politicized and closed moral education back to the rich and colorful real life, and pay attention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he moral individual. Let the subject of moral education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moral quality independently, consciously and automatically in real life. The idea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xpand the space of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the core ideas of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re as follows: first, realize the return from theory and knowledge education link of moral education to practice and life link; Secondly, moral education must break through and step out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return to the whole society, and construct the moral education network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Finally, to chang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lack of subjectivity in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nd to return to the view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developing subjectivity as the core.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3 杨国荣;道德与人的存在[J];中州学刊;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广华;现代经验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宋艳;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3 张玲;陈明华;;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改革[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王海明;观察和实验:伦理学的证实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6 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孟建伟;关于科学哲学的性质和定位问题——兼论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王颖;;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段满江;;试谈网络游戏的教育潜质[J];才智;2012年14期
10 朱宏霜;;人的存在论视角下的道德教育社会化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冯建军;;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巧利;;略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汪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的实践研究[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冰;;论“休谟问题”的多层涵义[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彦林;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白云莉;90后大学生财富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4 林志伟;权力视野下的教育惩罚[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庆刚;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磊;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亮;教师道德内化动力的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钰;体验与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王攀攀;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柏杨;人性化视野下的教育学教材审视[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生,
本文编号:2409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0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