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生关系属性及特点的再思考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 of rol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chool activities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 special social relationship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ce, development, process, social constraint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Teachers are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and assume greater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左占伟,邹泓,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2 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3 王晓华;王耘;;3~6年级学生及其教师对师生关系知觉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4 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冯燕;目标设置对幼儿游泳技能学习、兴趣和情绪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晓芳;心理护理对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3年06期
5 陈小灵;;提高门诊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J];当代护士;2006年01期
6 郑名;;觉醒游戏理论对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林艳艳;李朝旭;;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张欣;围术期患儿家属陪护行为探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07期
10 潘柳燕;成长与超越:人的主体性的个体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阔;儿童类别形成中知识效应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重清;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克祖;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爱国;互联网与青少年个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郑渊方;初中学生物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飞;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吕修锋;论TalkBank工程对于中国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应用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美峰;初中生问题行为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交往:师生关系的新概念——当代教育转型中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3 燕良轼;马秋丽;;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王国金;;试论法律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5 周思旭;从后现代视角论师生关系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邵波;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学研究;2005年05期
7 潘艺林;;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从学生评教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J];江苏高教;2006年01期
8 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洪建;师生关系:发展性主体际交往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殷志平;;教学诚信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科学教育;2005年01期
3 苏敏;尊重与赞赏——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桥梁[J];广西教育;2002年32期
4 张培;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研究的一般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12期
5 邱爱萍;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苏群;试论新时代的师生关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孙建华;素质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及内涵[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06期
8 李琼;;回眸与反思: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述评[J];师资培训研究;2004年01期
9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精神观照下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蔡虹;中外电影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之友;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绍胜;;构建学习型师生小家庭的实践[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叶蕾;李帅;聂秀范;;构建和谐沈阳关注教师心理健康[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2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N];承德日报;2009年
3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N];黄冈日报;2010年
4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素质教育中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5 姚娜;转差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N];锦州日报;2010年
6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7 彭运钧 唐永保 陈双生;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8 淄博电大周村分校 李庆民;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N];莱芜日报;2006年
9 张秀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N];甘肃日报;2005年
10 甘州区乌江镇中心学校 胡 娜;在教学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N];张掖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1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