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边界的渗透度:教育的实践性诉求
[Abstract]:Discipline and practice are two categories which have internal relation and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boundaries of discipline are rigid, but the boundaries of practice are open. In the formalized stage, education is a practical activity with high boundary penetration. However, since modern times, the tendency to form a strict discipline boundary has resulted in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cipl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uman being has been isolated.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we must examine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ractice. Education as a practical field is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human beings, which needs to be grasp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life and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theory can obtain the foundation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nly by pointing its vision to the life world in which the human spirit can grow and exist.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DAA090155)研究成果 2009年度“甘肃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力维;学科:原指、延指、隐指[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2期
2 刘晓力;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J];哲学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6 刘智元;杨勇;;农业推广中以什么样的农民为本[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7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牛秋业;不可通约与解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马保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赵玉鹏;;当代“心灵与机器”研究进展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王宁;;走向未来的科学技术哲学[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吴东好;;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顾月琴;;再寻“孔颜乐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洪明;;永恒主义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观——赫钦斯“自由教育”思想探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杨克瑞;;教育思想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5 邹丰强;医院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程妍;苏州市中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罗吉尔·斯佩里;张明悟;;寻求与科学相容的生活信仰[J];科学文化评论;2004年03期
3 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洲;;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王柔刚;校本课题研究及案例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3 沈卫华;;教师职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冉乃彦;;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0期
5 于忠海;;主体论视阈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6 岳欣云;董宏建;;“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7 伍红林;;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新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郭红霞;;论教育工程师及其职能[J];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9 朱光明;;理解教育实践的地位——来自阿伦特“行动”思想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10 张浩;;浅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周小李;;新中国教育方针之“血脉”与“灵魂”溯源[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任钟印;;略论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几个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寅平;薛晓明;;略论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9 曲铁华;;论成仿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刘传德;许华;;关于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几个问题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烟台市教科院 管锡基;农民没有文化?教师缺乏理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何小忠;在黄土地上刷新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香;教辅退烧,,教育理论图书升温?[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yN 贾雪梅;克服对教育理论的庸俗化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陈峰 臧石田;教师“点菜” 专家“下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所广一;教育科学出版社:擎起教育理论出版大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刘旭东;教育学:问题与出路[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版采写 白岚;换一种视角看教育[N];信息时报;2003年
10 晨云;多用大众语言[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原永新;教育理论的学派归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静;布迪厄实践逻辑视阈下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大学;2009年
6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莉;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美霞;对教育实践进行规范的理性思考[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13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1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