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06:07
【摘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必须从师范教育抓起。在师范教育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理念,以培养创新型教师为本,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1FSH013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林发;陶行知“创造教育”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唐继宏,张彩虹;创新教育——知识经济呼唤的新模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蔡克勇;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J];求是;1999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房列曙;;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段兆兵;王守恒;;教师专业标准:理念、构成与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关于职业教育重新定位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梁丹;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王占英;吴昆明;;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张建琼;;陶行知抗战时期的四川教育实践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童富勇;;乡村教育运动与晓庄师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谢长法;;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何晓夏;;继承和发扬“学做人”的传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李锦群;;严能生优 爱能奏效——浅谈我的班主任工作之路[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丽;上海体育学院专项俱乐部开展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海涛;浅谈影视资源与文综合科目的课程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会;幼儿园新教师教学能力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卓尔;城郊接合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颛孙伟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里木·巴拉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肖莉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曹先珍;雷鸣凤;张永林;;浅析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8期

4 李娜;刘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易淑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红;;论创新型教师的研究与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1年32期

7 付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8 任印录;;建立与顶岗实习支教相配套的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1期

9 王柏文;张亚珍;;吉林农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刘泽奖;田智律;鲁霞;;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莉娜;卢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以温州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徐慎庠;;中医外治科学发展刍言[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3 葛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油田档案事业发展[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4 王宝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志澄;;关于省级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胡北华;胡红;;坚持和运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扩拓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增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卫国;;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马国馨;;新焦点和科学发展观[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世贵;;科学发展观:我党发展理论的创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10 张伟红;徐青;阎亚男;;沂蒙精神与科学发展观[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恒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N];黄山日报;2005年

2 陈永耀;科学发展观·创造性设计·可持续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5年

3 潘有军;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强企业竞争力[N];甘肃日报;2004年

4 吕建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甘肃日报;2005年

5 宋育英;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N];人民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宣宇才;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平安和谐云南[N];人民日报;2005年

7 柴承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N];新疆日报(汉);2004年

8 熊国良(作者单位:市发改委);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党员先进性[N];咸宁日报;2005年

9 段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N];战士报;2005年

10 ;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八八战略”实施和“平安浙江”建设[N];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3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7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乔恒;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

本文编号:2539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39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