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程:理论内核、本体解读与价值表征
发布时间:2021-06-22 04:11
基于从智慧哲学到智慧心理学,再到智慧教育学的智慧思想梳理,以及课程自身的学理发展逻辑,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性发展背景下,智慧课程的理论内核既有其智能性的一维,也有其道德性、转识成智的发展性、交互性以及高阶思维性的多维内涵。由此,智慧课程是一种基于智慧化的立体课程空间、旨在促进学生智慧力发展的创生性实践活动。智慧课程以促进学生的智慧力发展为最终归旨,以教师的智慧在场为主要依托,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课程性优势,囿于学生—教师—课程媒介—环境之间的多维交互而处于动态的生成进程之中。智慧课程的本体属性在于其为人智慧的旨趣,创生性的智慧实践活动以及智慧化的立体课程空间。智慧课程的价值表征在于其学生智慧力发展的价值目标、课程理论的价值重构以及智慧教学的价值引领。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智慧课程的理论内核
(一)智慧的道德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根
(二)转识成智的发展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基
(三)智慧的交互生成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力
(四)智慧的智能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技
(五)智慧的高阶思维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实
三、智慧课程的本体属性
(一)为人智慧的旨趣
(二)创生性的智慧实践活动
(三)智慧化的立体课程空间
四、智慧课程的价值表征
(一)学生智慧力发展的价值目标
(二)课程理论的价值重构
(三)智慧教学的价值引领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G时代的教育场景要素变革与应对之策[J]. 袁磊,张艳丽,罗刚.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2]智慧教室中的教学交互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J]. 陈蓓蕾,张屹,杨兵,熊婕,林利.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3)
[3]优秀的慕课学习者如何学习——慕课学习行为模式挖掘[J]. 乐惠骁,范逸洲,贾积有,汪琼.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2)
[4]回顾与反思:微课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基于38篇国内外论文的元分析[J]. 高琳琳,高晓媛,解月光,张明宇.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1)
[5]面向智慧教育的学习分析与智能导学研究——基于RSM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方法[J]. 马玉慧,王珠珠,王硕烁,郭炯.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0)
[6]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J]. 叶澜. 教育研究. 2018(06)
[7]微课与慕课: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供给方式变革[J]. 聂竹明,刘钊颖.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4)
[8]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J]. 祝智庭,魏非.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9)
[9]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VR/AR图书阅读方式的变革[J]. 张建,于爽. 出版发行研究. 2017(07)
[10]移动互联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J]. 周云. 现代教育技术. 2016(12)
本文编号:3242092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智慧课程的理论内核
(一)智慧的道德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根
(二)转识成智的发展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基
(三)智慧的交互生成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力
(四)智慧的智能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技
(五)智慧的高阶思维性———智慧课程的发展之实
三、智慧课程的本体属性
(一)为人智慧的旨趣
(二)创生性的智慧实践活动
(三)智慧化的立体课程空间
四、智慧课程的价值表征
(一)学生智慧力发展的价值目标
(二)课程理论的价值重构
(三)智慧教学的价值引领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G时代的教育场景要素变革与应对之策[J]. 袁磊,张艳丽,罗刚.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2]智慧教室中的教学交互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J]. 陈蓓蕾,张屹,杨兵,熊婕,林利.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3)
[3]优秀的慕课学习者如何学习——慕课学习行为模式挖掘[J]. 乐惠骁,范逸洲,贾积有,汪琼.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2)
[4]回顾与反思:微课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基于38篇国内外论文的元分析[J]. 高琳琳,高晓媛,解月光,张明宇.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1)
[5]面向智慧教育的学习分析与智能导学研究——基于RSM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方法[J]. 马玉慧,王珠珠,王硕烁,郭炯.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0)
[6]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J]. 叶澜. 教育研究. 2018(06)
[7]微课与慕课: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供给方式变革[J]. 聂竹明,刘钊颖.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4)
[8]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J]. 祝智庭,魏非.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9)
[9]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VR/AR图书阅读方式的变革[J]. 张建,于爽. 出版发行研究. 2017(07)
[10]移动互联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J]. 周云. 现代教育技术. 2016(12)
本文编号:3242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420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