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实践逻辑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1-08-07 12:22
智慧课堂是强调学生智慧发展、融合了智能技术的课堂,具有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在信息技术时代,加强智慧课堂的内涵性建设,需从人性化理念、协同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数据化评价、智能化平台等方面深入理解、夯实与培植智慧的根基;并遵循"强智能""融智慧""去技术"的实践逻辑,进行智慧课堂的建构。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8(01)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智慧课堂的诠释
(一)智慧课堂发展历程
(二)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特征
1.智能化。
2.个性化。
3.数字化。
4.交互性。
5.开放性。
二、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实践逻辑
(一)人性化理念:智慧课堂的根本导向
(二)协同化教学:智慧课堂的重要支撑
(三)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的核心任务
(四)数据化评价:智慧课堂的基本依据
(五)智能化平台: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
三、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建构
(一)“强智能”:智慧课堂建构的应然取向
1.强化运用智能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2.增强智能技术的适用性。
(二)“融智慧”:智慧课堂建构的实践诉求
1.深度融合。
2.变堵为疏。
(三)“去技术”:智慧课堂建构的价值旨归
1.赋能而非“万能”。
2.慎用而非“滥用”。
3.活用而非“套用”。
4.实用而非“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时代的未来教师——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J]. 李莎. 中国教师. 2019(07)
[2]智慧课堂的发展、平台架构与应用设计——从智慧课堂1.0到智慧课堂3.0[J]. 刘邦奇.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3)
[3]个性课堂及其建构[J]. 李太平,王超. 高等教育研究. 2015(12)
[4]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规训的反思[J]. 张鹏君. 当代教育科学. 2014(16)
[5]近年来国内课堂类型建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陈晓端,毛红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04)
本文编号:3327793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8(01)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智慧课堂的诠释
(一)智慧课堂发展历程
(二)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特征
1.智能化。
2.个性化。
3.数字化。
4.交互性。
5.开放性。
二、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实践逻辑
(一)人性化理念:智慧课堂的根本导向
(二)协同化教学:智慧课堂的重要支撑
(三)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的核心任务
(四)数据化评价:智慧课堂的基本依据
(五)智能化平台: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
三、信息技术时代智慧课堂的建构
(一)“强智能”:智慧课堂建构的应然取向
1.强化运用智能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2.增强智能技术的适用性。
(二)“融智慧”:智慧课堂建构的实践诉求
1.深度融合。
2.变堵为疏。
(三)“去技术”:智慧课堂建构的价值旨归
1.赋能而非“万能”。
2.慎用而非“滥用”。
3.活用而非“套用”。
4.实用而非“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时代的未来教师——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J]. 李莎. 中国教师. 2019(07)
[2]智慧课堂的发展、平台架构与应用设计——从智慧课堂1.0到智慧课堂3.0[J]. 刘邦奇.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3)
[3]个性课堂及其建构[J]. 李太平,王超. 高等教育研究. 2015(12)
[4]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规训的反思[J]. 张鹏君. 当代教育科学. 2014(16)
[5]近年来国内课堂类型建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陈晓端,毛红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04)
本文编号:3327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277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