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个体的创造性倾向角度

发布时间:2021-08-08 17:16
  媒介与信息素养是移动互联时代每个人工作、生活中必备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教育,对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相关量表施测及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与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个体创造性倾向对其自身媒介与信息素养存在正向影响。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关讨论与建议:一是涵养以创造性思维生成为主线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生态环境,二是重视关注创造性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注重基于学科的以创造性思维生成为主线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及跨学科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2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个体的创造性倾向角度


媒介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均值雷达图

雷达图,创造性,雷达图,维度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创造性倾向所包含的各维度自评得分均值差异并不大,均处于3—4之间,创造性倾向总体得分均值为3.5515(见图2),好奇心的得分均值为3.7742(为各维度中得分最高),意志力得分均值为3.5770,探索性得分均值为3.4836,自信心得分均值为3.4713,挑战性得分均值最低,为3.4531。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创造性倾向总体水平一般,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的内驱力相对较高,在新奇刺激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探索欲并形成行为动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坚韧、果断与自制等意志力表现相对一般;学生在探索性、自信心与挑战性的自评中表现出实践中求知并发现真理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独立性不强,敢于向权威挑战并表达的心理资本相对不足。3. 创造性倾向对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信息素养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文理分科的调节作用[J]. 高岩,李文福,郝春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5)
[2]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途径——联合国“媒介信息素养”的启示[J]. 吴淑娟.  图书情报工作. 2016(03)
[3]UNESCO倡导与发展媒介与信息素养述评[J]. 黄丹俞.  图书馆. 2016(01)
[4]《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J]. 程萌萌,夏文菁,王嘉舟,郑颖,张剑平.  远程教育杂志. 2015(01)
[5]“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多视角解读[J]. 吴文涛,张舒予.  新闻战线. 2015(02)
[6]中学生信息加工速度与科学创造力、智力的关系[J]. 胡卫平,刘少静,贾小娟.  心理科学. 2010(06)
[7]博雅理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J]. 赵慧臣,张舒予.  现代教育管理. 2009(05)
[8]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 王帆,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3)
[9]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结构与发展特征研究[J]. 申继亮,王鑫,师保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04)
[10]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J]. 胡卫平,俞国良.  教育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330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30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