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和谐心理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和谐心理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将研究的视角由之前的儿童开始投向了整个生命历程。但对于大学生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尚少,在特殊教育领域,有关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尚未涉及。此外,有关心理理论与和谐心理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心理理论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与心理理论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揭示。 本研究以308名一至三年级聋人大学生和听力正常大学生为被试群体,分两个研究进行探讨。在研究一中,采用心理理论测试任务和眼区心理状态阅读任务考察了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并对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二中,采用心理理论任务与和谐心理问卷,探讨了聋人大学生和谐心理特点以及心理理论与和谐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了聋人大学生群体和谐心理的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从整体上看,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成绩低于听力正常大学生,女生优于男生。 2.是否佩戴助听器、是否独生子女和不同来源地学生的心理理论得分没有呈现显著差异:先天手语聋人大学生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高于后天手语聋人大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聋人大学生的心理理论成绩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初中及高中和专科的聋人大学生;来自高收入家庭比低收入家庭的聋人大学生对眼区心理状态阅读任务的理解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3.从整体上看,聋人大学生和谐心理程度低于于听力正常大学生 4.在聋人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在意志和适应自然维度上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在情感和适应社会维度上得分最高。 5.聋人大学生适应社会和认知维度对心理理论成绩有正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聋人大学生 心理理论 和谐心理 失言检测任务 眼区心理状态阅读任务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D669.6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7
- 1.1 心理理论的研究11-14
- 1.1.1 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11-12
- 1.1.2 聋人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12-13
- 1.1.3 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13
- 1.1.4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13-14
- 1.2 和谐心理的研究14-16
- 1.2.1 和谐心理的概念14-15
- 1.2.2 和谐心理的相关研究内容15
- 1.2.3 和谐心理的测量工具15-16
- 1.2.4 和谐心理的影响因素16
- 1.3 心理理论与和谐心理的关系16-17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17-19
- 2.1 问题提出17
- 2.2 研究目的17
- 2.3 研究意义17-18
- 2.4 研究假设18
- 2.5 研究相关变量的界定18-19
- 第三章 实证研究19-39
- 3.1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9-29
- 3.1.1 研究目的19
- 3.1.2 研究假设19
- 3.1.3 被试19-20
- 3.1.4 工具20-21
- 3.1.5 程序21
- 3.1.6 数据处理21
- 3.1.7 结果与分析21-27
- 3.1.8 讨论27-29
- 3.2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与和谐心理的关系29-39
- 3.2.1 研究目的29
- 3.2.2 研究假设29-30
- 3.2.3 被试30
- 3.2.4 工具30
- 3.2.5 程序30-31
- 3.2.6 数据处理31
- 3.2.7 结果与分析31-36
- 3.2.8 讨论36-39
- 第四章 综合讨论39-44
- 4.1 聋人大学生的心理理论状况39-40
- 4.1.1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任务整体的区别39
- 4.1.2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性别差异39-40
- 4.1.3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年级差异40
- 4.2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能力的影响因素40-41
- 4.3 聋人大学生的和谐心理状况41-42
- 4.4 聋人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影响因素42-43
- 4.5 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与和谐心理的关系43-4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4-45
- 5.1 结论44
- 5.2 局限与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彩琴;;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2 王异芳,苏彦捷;成年个体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李双;;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熊哲宏,李其维;模拟论、模块论与理论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大解释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吴永强;刘取芝;;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石国兴;林乃磊;祝伟娜;张丽芳;;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石国兴;何晓飞;郭泽芳;;河北省中学教师心理和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1期
8 林燕清;;构建和谐心理的路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11期
9 马娟;李义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10 刘海英;李颖;于福洋;;研究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国兴邋高志文;[N];光明日报;2007年
2 涂山峰邋郭笑撰;[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杰;聋儿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其训练[D];河南大学;2007年
2 王佳欣;一~三年级大学生心理理论、自我和谐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雯;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利他倾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聋人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和谐心理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4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