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的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的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情绪归因的研究按照对象划分主要包括道德情绪归因(他人情绪归因)和自我情绪归因两个方面,自我情绪归因,就是个体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的情绪反应进行原因性解释和推断。以往关于儿童的自我情绪归因的研究主要从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和基本情绪等方面开展的,结果表明儿童的自我情绪归因具有阶段性和一致性的年龄发展趋势,不同情绪效价归因定向具有一定特点。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特点及年龄发展趋势,进而丰富情绪归因理论研究内容,拓展情绪归因理论研究范围。研究采用故事情境法,以沈阳市某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在不同情绪情境中的情绪归因定向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 (1)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自我情绪的归因定向从以外部因素归因定向为主向以内部因素归因定向为主的发展。 (2)情绪效价影响儿童自我情绪归因定向,在积极情绪下,各个年级组的儿童倾向进行自我内部因素归因,在消极情绪下,则倾向于进行他人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归因。 (3)情绪体验强烈程度影响儿童自我情绪归因定向,积极情绪体验越强烈,越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消极情绪体验越强烈越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 (4)情绪情境的复杂性影响儿童的情绪归因。混合情绪情境积极情绪体验与单一积极情绪情境下归因定向差异显著,单一积极情绪情境相较于混合情绪情境下个体的积极情绪归因定向更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单一消极情绪情境相较于混合情绪情境消极情绪体验个体归因定向更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
【关键词】:情绪归因 基本情绪 自我情绪归因 情绪情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17
- 1.1 概念界定9-10
- 1.1.1 情绪归因9
- 1.1.2 自我情绪归因9-10
- 1.2 理论基础10-11
- 1.2.1 韦纳(Bernard Weiner)的归因理论10
- 1.2.2 原型理论10-11
- 1.2.3 事件结构理论11
- 1.2.4 愿望和信念分析11
- 1.3 自我情绪归因的发展性研究11-13
- 1.3.1 儿童自我情绪归因的发生11-12
- 1.3.2 儿童自我情绪归因的发展12-13
- 1.4 自我情绪归因的影响因素13-15
- 1.4.1 外部因素对自我情绪归因的影响13-14
- 1.4.2 内部心理因素对自我情绪归因的影响14-15
- 1.5 问题提出15-17
- 1.5.1 存在问题及问题提出15-16
- 1.5.2 研究目的16
- 1.5.3 研究假设16-17
- 2 研究方法17-19
- 2.1 被试17
- 2.2 实验材料17
- 2.3 研究设计17
- 2.4 研究程序17-18
- 2.4.1 预备研究17-18
- 2.4.2 正式研究18
- 2.5 计分方法18-19
- 3 结果分析19-26
- 3.1 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的一般发展趋势19-20
- 3.2 不同情绪效价的儿童自我情绪归因20-22
- 3.3 不同情绪强烈程度的自我情绪归因定向差异22-24
- 3.3.1 积极情绪情境22-23
- 3.3.2 消极情绪情境23-24
- 3.4 混合情绪情境24-26
- 3.4.1 混合情绪情境下儿童的自我情绪归因发展趋势24
- 3.4.2 混合情绪情境下与单一情绪情境下儿童自我情绪归因定向的比较24-26
- 4 讨论26-28
- 4.1 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的一般发展趋势26-27
- 4.2 情绪效价、情绪体验的强度以及情境的复杂度影响儿童自我情绪归因定向27-28
- 4.2.1 情绪效价影响儿童自我情绪归因定向27
- 4.2.2 不同情绪强烈等级的归因定向差异27
- 4.2.3 单一、混合情境下归因定向的差异27-28
- 5 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28-29
- 5.1 研究存在的不足28
- 5.2 展望28-29
- 6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4
- 附录34-38
- 附录 1 情绪情境故事34-35
- 附录 2 实验记录表35-36
- 附录 3 表情图片36-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发达;;情绪归因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颜延,余嘉元,夏元,王亚南;中小学生的认知风格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胡昆,赵春妮;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蕴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陈少华,郑雪;亲社会情境中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5 李力红,常逢锦,刘便凤;两种教学方法对不同认知风格11岁儿童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6 胡平;关瑜;;依恋行为与情绪反应和社会归因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4期
7 王景英,盖笑松;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3期
8 张必隐;程序模式与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通讯;1983年01期
9 顾海根,李正云,李伯黍;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对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2年03期
10 龚少英,盖笑松,刘国雄,方富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莹;不同情境对幼儿情绪认知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的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7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