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20:14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宽恕倾向表现在被冒犯时以一种善意仁慈的方式来终止内部的消极情绪的倾向,是个体内部存在的一种差异性的特质,在冒犯情景中对宽恕过程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的一种态度、行为和情感表现,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的各种心理特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采用EMBU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Hearland宽恕量表对初三至大一5个年级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调查,初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对青少年宽恕倾向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父母都倾向于对儿子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的消极教养方式,随着子女年级的升高父母开始更多的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独生子女更多得到的积极家庭教养方式。 (2)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调查可知,子女感知到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产生变化更多是在小升初、初生高的时期,相较于过去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减少了身体上的惩罚。 (3)青少年的总宽恕倾向随着年级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反复。在宽恕他人倾向上青少年总体也呈上升趋势,在宽恕自己倾向上,各年级的反复较为明显。 (4)总体来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宽恕他人、宽恕自己倾向和总宽恕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其余的消极教养方式与宽恕自己、宽恕他人和总宽恕倾向呈显著负相关。但从情感温暖理解高低分分组与年级分组在宽恕自己上的交互效应结果来看被给予更多积极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的子女,在初三高三等较为压力的情景下,更难宽恕自己,而得到较少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在压力情景下反而宽恕自己的倾向有所增加。 (5)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上的差异越大,青少年越难以宽恕自己和他人,总宽恕倾向也更低,若父亲愈较母亲表现出更多的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则青少年宽恕自己倾向较弱。 (6)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负向预测子女总的宽恕倾向;宽恕自己和宽恕他人相互预测的效果较弱。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 宽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4;G7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宽恕研究的概述9-22
  • 1.1 宽恕研究的来源9-12
  • 1.1.1 宽恕与宗教9
  • 1.1.2 宽恕与道德心理学9-11
  • 1.1.3 宽恕与积极心理学11-12
  • 1.2 宽恕的心理学定义12-13
  • 1.3 宽恕的分类13-15
  • 1.3.1 按照动机的宽恕分类13
  • 1.3.2 按照年龄的宽恕分类13
  • 1.3.3 宽恕自己与宽恕他人13-14
  • 1.3.4 情境性宽恕与倾向性宽恕14-15
  • 1.4 宽恕发生的过程15-16
  • 1.5 宽恕在咨询干预中的实际运用16-19
  • 1.6 国内研究现状19-22
  • 2 父母教养方式与宽恕22-26
  • 2.1 父母教养方式22-23
  •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宽恕23
  • 2.3 问题的提出23-24
  • 2.4 研究思路和假设24-26
  • 3 研究方法26-28
  • 3.1 研究工具26
  • 3.1.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26
  • 3.1.2 Hearland宽恕量表26
  • 3.2 研究对象26-27
  • 3.3 施策程序27
  • 3.4 数据分析27-28
  • 4. 数据分析28-50
  • 4.1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基本状况28-38
  • 4.1.1 父亲教养方式基本情况28-33
  • 4.1.2 母亲教养方式基本情况33-38
  • 4.2 青少年宽恕情况38-40
  • 4.3 父母教养方式与宽恕40-47
  • 4.3.1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高低分组在宽恕上的差异性t检验40-45
  • 4.3.2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宽恕自己,宽恕他人,宽恕总分的相关分析45-46
  • 4.3.3 父母教养方式差异与青少年宽恕的关系46-47
  • 4.4 父母教养方式对宽恕的回归47-50
  • 4.4.1 父母教养方式对宽恕自己的回归47-48
  • 4.4.2 父母教养方式对宽恕他人的回归48
  • 4.4.3 父母教养方式对宽恕总分的回归48-50
  • 5 结果讨论50-60
  • 5.1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状况50-53
  • 5.1.1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婚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50-51
  • 5.1.2 不同年级青少年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51-53
  • 5.2 青少年宽恕倾向的状况53
  • 5.3 父母教养方式与宽恕倾向的关系53-55
  • 5.3.1 不同年级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高低分组在宽恕自己、宽恕他人宽恕总分上的差异53-54
  • 5.3.2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差异大小与宽恕倾向54-55
  • 5.3.3 父母教养方式与宽恕的相关55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55-58
  • 5.4.1 研究不足55-56
  • 5.4.2 研究展望56-58
  • 6 结论和建议58-60
  • 6.1 结论58
  • 6.2 建议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涵;周宵;;2000—2009年我国宽恕心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安晋军;;比较视野中儒家忠恕思想的特点探究[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3 倪伟;中学生宽恕风格的发展及其与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关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动机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强清;;宽恕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7期

6 贾艳杰,胡三Z,

本文编号:374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74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