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7-06-21 11:11

  本文关键词: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乡村学校教育的变迁过程,意在揭示学校如何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完成对现代时空意识——"钟表时间意识"与"抽象化空间意识"的植入,从而排除了乡土时空意识——"生物时间意识"与"情境化空间意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体系里存在的可能,并分析由此引发的乡村学生在时空意识层面潜在的冲突和紧张,以此反思乡村教育在自上而下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局限,指出乡土文化在教育现代性建构中可能的价值和出路。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乡土文化 学校教育 时空意识 社会变迁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转型期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国家青年基金项目(CAA100110)
【分类号】:G40-052.2
【正文快照】: 笔者曾就城乡学生的符号世界作过一次调研,其中一项是让学生根据某个主题画一幅画。在整理绘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同为五年级学生画的主题分别为“上学”和“幸福”的画中,大部分乡村学生画的往前行走的人和坐着的人都是躺着的,马路两旁的树则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2 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德生;;集体良知:个人与社会自然的联结纽带——涂尔干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进路之二[J];攀登;2011年06期

2 乔丽英;;吉登斯“反思性”思想的运行逻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周斌;;电视戏曲节庆晚会与当代文化的“乡愁”意识[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发生与引导[J];政治学研究;2010年02期

5 刘平;金伟;;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与超越[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6 李小军;童晓玲;;风险社会视野下的食品安全与大众传媒[J];新闻世界;2009年08期

7 冯晶;赵华;;危机事件中的媒体责任——以“西南大旱”期间的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0年07期

8 赵华;;危机报道下地方电视媒体的功能——以青海卫视玉树地震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0年08期

9 左军;范璐璐;;从媒体与专家的联动看媒体的社会功能——以《庐州和事佬》为例[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10 刘世强;;对现代性的再解读兼谈新世纪底层文学表述的现实语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洲;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痒[J];时代潮;2004年05期

2 任运昌;;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给农民家长带来了什么——一项质的研究及其现实主义表达[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8期

3 冉芸芳;王一涛;;教学点:何去何从——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一项质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4 庞丽娟;;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5 郭清扬;;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7期

6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7 熊春文;;实质民主与形式自由——对蔡元培民初教育思想的一种知识社会学解读[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8 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启动[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银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明;王根顺;;我国农村教育的透视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年06期

2 刘刚;陈伯璋;;课程教材不能和社会脱节[J];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04期

3 曾晓东;;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03期

4 胡宗仁;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的关系研究探讨——一种教育社会学的视角[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5 林文静;;日本教育荒废现象背后的社会变迁性因素分析[J];网络财富;2009年12期

6 唐佩;;论教育改革与社会变迁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4期

7 兰福亮;现代德育背景论[J];成人教育;2002年06期

8 程建平;现代德育背景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9 刘捷;;社会变迁与教师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理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8期

10 刘双;;论社会变迁中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J];天中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自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4项横断历史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苏谦;辛自强;;1989-2005年中学生抑郁的横断历史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徐卿;;浅析巴茨的教育史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艳 通讯员 林悦;让校园处处洋溢“乡土”芬芳[N];福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罗霞;乡土文化入教材 草根艺术进课堂[N];云南日报;2011年

3 记者 雷蕾 练彦;云和技能教育融入“乡土元素”[N];丽水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5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6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9 夏莲花;家校沟通障碍在哪里?[N];文汇报;2006年

10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宗仁;变迁社会中的晚清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6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杜明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9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8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