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活动”让同课异构更加有效
本文关键词:“三课活动”让同课异构更加有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在教师教育培训项目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成了项目实施的一个亮点。但如何使这种教研活动更加有效,让参与活动的教师获得最大收益呢?我们在近几年的教育部和财政部"国培计划"—"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置换脱产培训"项目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基于"三课活动"改善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异构 教研活动 实践问题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教育 备课 初中数学教师 理论观点 突破传统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桂教科学(2008)2号) 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立项课题(2010)13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在教师教育培训项目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成了项目实施的一个亮点。但如何使这种教研活动更加有效,让参与活动的教师获得最大收益呢?我们在近几年的教育部和财政部“国培计划”—“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置换脱产培训”项目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基于“三课活动”改善同课异构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红英;黄晓玲;;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2 鱼霞,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维强;骆惠珍;;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理科双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董朝宗;论高师函授教学的有效性[J];成人教育;2005年04期
3 束仁龙;;高职高专教师有效培训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07年11期
4 梁文鑫;张生;;OneNote让网上协作讨论更有效[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5 晁义;;“行动学习式”培训的应用与操作[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6 龙宝新;;对专业型教师教育问题的综述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7 贺小丽;;浅谈绩效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王季云;王岩;;论优秀教研组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年Z1期
9 刘扬,肖非;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苏小兵,叶丽新;华东地区网络远程师资培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艳红;中小学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丽霞;延边地区农村小学校本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王亚军;“迷失”与“未来”[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立;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王越;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6 庄玉昆;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玉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秀娟;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政策及其执行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丽;基于反思的生物科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裴;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沈传龙;杭州地区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与发展[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3 熊焰;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1期
4 张德银,王云风;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05年Z3期
5 谢小波;2004年国内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张乐,陶志琼,戚荣华;我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述评[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征集通用技术教学设计论文及教学设计的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2 ;关于征集通用技术教学设计论文及教学设计的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6期
3 梅建芬;;百般红紫斗芳菲 曲径通幽得佳境——Czwl203号团队教学设计研成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1期
4 刘敏;钟柏昌;;教学设计应如何撰写——来自一线的感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0期
5 王娜;张晓星;;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应用的反思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关于征集通用技术教学设计论文及教学设计的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7期
7 庞英智;;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郭宏;;现代教育技术下参与式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10期
9 霍秉坤;叶慧虹;黄显华;;课程与教学:区隔与连系之间的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6期
10 贾学艳;;对教学设计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王艳辉;谢自芳;;从历史角度来看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王映学;;论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学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青;赵丞兵;胡延芳;;基于Persona方法的学习者建模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C];2010年
6 李军;;试谈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李林英;;学习论和导学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吴军其;杨宗凯;;理论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中的优势[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友;《网页制作》的教学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设计的角度选择[N];东方城乡报;2008年
3 林金炎;教学设计要凸显“生本”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8年
4 广东省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 杨先武;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元阳县委办 李文华;贫困地区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浅议[N];红河日报;2009年
6 李龙;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 赵方红;改革教案,功夫下在创新教学设计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江苏省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孙保华;网络教研应融入教师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邱秋 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活动研究的新进展[N];广安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8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奎程;美国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向黎;教学设计:揭示教学的审美存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斌;基于活动理论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闻小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梁蓉;基于项目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温树峰;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付春艳;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永;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婷;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巍;基于网络协同教学组织绩效的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三课活动”让同课异构更加有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