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08:12

  本文关键词: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道德资源的主要表现有:思想文化敢拼爱赢的理念,宗教文化兼容并包的品格,海交文化开放进取的秉性,民俗文化重乡崇祖的传统,艺术文化崇真尚美的追求等;闽南文化道德资源的主要价值有:其地域性有利于青年学生自然融入区域社会化;其海洋性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其实用性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务实作风;其创新性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等。闽南文化德育资源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如今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却相对薄弱。故今后须做更大更多的努力和工作。
【作者单位】: 黎明职业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闽南文化 德育资源 时代价值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闽南文化与高校德育资源的开发”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JCGGJ11-053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探讨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须首先厘清闽南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丰富内涵。从总体脉络来看,闽南文化是由历代入闽的中原移民带来的黄土文化与闽地土著的闽越文化交汇而奠定基础,宋元时代又融合了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南洋文化及欧洲文化,近代以来继续吸纳西方多元异质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美容;孙婷;;纳闽南文化为校园精神文明范畴——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1期

2 陈连锦;;泉州高职院校传承闽南文化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亮;;赣南红色资源利用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党史文苑;2007年02期

2 任莉娟;龚森;;闽南文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黄毅;;闽南新区构想[J];发展研究;2007年09期

4 潘清远;钱丽红;;推进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谱写人文精神新篇章——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消费导刊;2009年08期

5 赵爱萍;;立足家乡区域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7期

6 张建发;;地方高校的生源区域拓展及机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7 闫丽霞;王振华;;论区域资源与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王照华;;关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李重阳;;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10 赵巧琴;李晖;;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文化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玲;;加强闽南文化研究 服务海西社会发展——闽南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陈海英;徐会芝;;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毕野青;;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谢重光;;试论泉州人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常香婷;;刘少奇家庭教育思想特点及其时代价值[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6 吴潜涛;杨峻岭;;民族文明素质的含义、结构及其时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7 石奕龙;;闽南文化、闽南人文化、下南人文化的辨识[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8 刘芳;;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3期

9 陈江平;陈连锦;;闽南文化色彩的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石述思;;中国富豪的15个特质[J];发现;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擦亮传统闽南文化,感受闽南传统魅力——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传承闽南文化工作小结[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苏振芳;;闽南文化与闽商精神[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魏萼;;台湾的闽南文化与经济[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陈水德;秋枫;;龙岩文化回归母体的历史认同[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刘登翰;;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辨识[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黎昕;;闽南文化与区域社会现代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郑剑顺;;从《厦门志》透视闽南文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胡志春;林聘贤;;闽南文化的历史作用及其弘扬[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胡沧泽;;唐宋社会变革与闽南文化的发展变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杨浩存;;闽南文化的泛区域化——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比较研究的启迪[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者共编《闽南文化丛书》在台首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苏雄锋;“用闽南文化联系漳台情缘”[N];闽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林娟 之光;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在台北举办[N];福建日报;2009年

4 执笔 庄华明;立法保护闽南文化的遗传基因[N];厦门日报;2009年

5 沈惠玲;挖掘弘扬闽南文化 扩大对台对外交流[N];闽南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郑璜 通讯员 陈洪;思明请来台湾专家传授闽南文化教育[N];福建日报;2009年

7 记者 戴岚岚;漳州出台规划保护闽南文化生态[N];闽南日报;2009年

8 朱玉娜 本报驻厦门记者 史蔓蓉;厦门文化与旅游共唱“一台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林华东;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益清 何金;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隆重举行[N];福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兆山;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D];清华大学;2004年

2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沈文锋;城市文化与城市电视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6 姜正国;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尹益洙;中国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立飞;论德育资源及其配置[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芳;湘西土家族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钟璇;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黄宝源;试论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刘郁文;农村幼儿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杰;闽南文化在闽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邵二辉;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阚莹莹;试论当代大学生正确性别观念的培养[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