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22 13:21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性别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初一至高三学生1 07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回归分析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POS)中只有表达快乐/兴奋情绪效能感(HAP)对偏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075,P0.05);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NEG)的3个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值为-0.201~-0.069,P值均0.05)。性别在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结论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与男生相比,女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越低,越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情绪 自我评价(心理学) 精神卫生 学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BA09006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由于心理发育未成熟易受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Self-Efficacy,RESE)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情绪的紧张性和维护自我调节机制[2],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2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3 李娜;;Gross情绪调节模型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4 文书锋;汤冬玲;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5 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6 侯瑞鹤;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7 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8 张萍;张敏;卢家楣;;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作用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苏旭东;;社会中吃亏现象心理相关问题初探[J];才智;2010年10期

3 廖丽娜;唐柏林;;论大学生积极情绪情感培养的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4 吴梅生;;改革背景下教师心理保健的根本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5 张彦军;李美华;;西宁市区1478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6 杨翠萍;;青少年网络使用调查与成瘾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刘岳江;王晓成;周新华;李志鹏;;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周春兰;吴艳妮;谭琳玲;钟小红;白静;周宏珍;;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2009年09期

9 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年03期

10 刘晓娟;郭庆宇;;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Big-Five Personality and Internet Events Attitude[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2 张毅;;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侯阿冰;少数民族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6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邢秀芳;基于同伴调节的课堂情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王晓辰;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及正字法缺损的认知过程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华;高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学校人际环境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阳;亲子三角关系在初中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岚;初中生乐观人格特质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玲;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作用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欢欢;时间管理倾向训练对初中生的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富花;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气情绪的调节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单丹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贤英;大学生双向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力;柳恒超;李中权;杜卫;;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3 陶琴梯,杨宏飞;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4 郗浩丽,王国芳;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5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6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7 李伟,陶沙;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8 俞国良;赵军燕;;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9 骆伯巍;女性高焦虑倾向原因初探[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10 范蔚,陈红;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小娜;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华;张建育;;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2 张翔;赵燕;;师范专科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2期

3 李迎春;;中学聋生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4 田学英;;大学生情感表达和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5 张玉婷;朱晓庆;王敏;张庆林;;西南地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2期

6 胡芳;马迎华;程爱李;何雪平;罗晓东;;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7 余晓敏;江光荣;;心理健康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8 关素珍;刘向阳;刘继文;郑平;葛华;;大学生自杀态度与家庭因素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9 万爱兰;郭明;袁也丰;卢和丽;杨丽霞;;南昌市950名初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10 陈惠惠;胡冰霜;何芙蓉;刘巧兰;;初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鸣鸣;张野;;浅述无意识情绪调节的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邓丽芳;郑日昌;;成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学校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莉;陈会昌;陈欣银;;情绪调节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过程:生理反应、主观感受及表情行为的变化[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宋华淼;孟庆家;关英涛;崔虹;;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量表(MHI)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胡婷;王争艳;;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健身;徐美英;黄一民;张锡坤;吴君壁;宋秀兰;;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发生率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防治的初步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邓玉琴;孟长治;刘兴华;;关于觉知训练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精神卫生不容忽视的公益角落[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刘敏 记者 邓晓洪;外国专家助力我市灾后心理重建[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晴;关注精神卫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冬;抚平受伤的心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钱峰;教普通人学会心理保健[N];健康报;2004年

8 小雪;心理健康应从少儿抓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 武雅学;医院新增“金融病”救心比救市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8年

10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伟娜;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机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庆霞;青少年恐惧情绪及调节发展的fMRI和EEG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长好;大中学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李京诚;不同放松方法的心理训练对主观松驰感和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热生;学生抑郁症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晓刚;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嵇家俊;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颖;3-5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调节认知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玲;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邸莎;高一新生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金秀;初二学生认知情绪调节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秦荣彩;4-6岁幼儿心脏迷走神经张力与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肖海丽;许、龚氏心理健康量表在湖南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楠;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劳教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1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