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幼儿教育券:价值阐释与政策审思——以南京市幼儿助学券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4 04:07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育券:价值阐释与政策审思——以南京市幼儿助学券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府发放教育券是一种向学生而非向校方提供教育公共资金的政策安排和融资机制,其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竞争以及教育选择权等理念。南京市幼儿助学券政策在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方面花了很大心思,它彰显了以人为本、普惠于民的价值诉求,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价值诉求以及增强回应、满足需求的价值诉求。为解决幼儿助学券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实施中遇到风险,南京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政府资助政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形成一个以普通教育凭单为基础的配套互补混合资助体系,体现对入学机会公平、地区均衡等问题的关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教育政策 幼儿教育券 南京市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券(educational vouche)r政策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他主张政府向学生或家庭发放一张有效证券,这张券代表专门用于教育的一定费用,学生和家长用此券向校方支付学费或其他相关费用;学校则向政府兑取与券值相等的现金。[1]实际上,这是一种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亚军;;实现政府科学决策机制的根本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康林;;欧洲国家的代理机构治理[J];欧洲研究;2010年02期

2 顾栋;论公共行政体制建设[J];攀登;2004年01期

3 魏涛;;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多中心供给模式[J];攀登;2007年01期

4 乐园;;公共服务购买: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契约合作模式——以上海打浦桥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年01期

5 邓宁华;栾卉;;社会分工、法律类型和福利国家:非营利部门的多维情境[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年02期

6 赵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协同治理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10期

7 于佳;;“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下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干扰因素的思考——以吉林省“暖房子”工程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2年03期

8 沈荣华;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J];政治学研究;1999年04期

9 何颖;加入WTO与我国政府职能的重构[J];政治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陈华森;;自由主义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困境与超越——以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为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9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正平,李江源;教育公平新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杨团;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索[J];社会学研究;2000年04期

3 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郑杭生,洪大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J];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5 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2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3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原因的综合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5期

5 李海霞;国外多媒体计算机教育政策及措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6 肖雪慧;从根本上检讨教育政策——反思1990年代的教育[J];中国改革;2004年12期

7 陈上仁;;教育制度与政策层面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定位[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10期

10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栋;李满春;陈振杰;魏巍;胡伟;;基于信息熵的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露;马康贫;;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践与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3 汪飞;张敏;刘学;;南京文化创意企业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甄峰;魏宗财;;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家庭的社会空间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刘伟奇;;南京市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发展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爱丰;赵玉玲;崔俊杰;;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封洋;宋海鸥;倪玉红;赵秋荣;陈慧;;南京一次冬季雾的雾水基本化学性质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茅志成;王一镗;程爱群;程极壮;陶淑英;彭永德;吴建中;尤肇俊;顾寿年;李国忠;钟正江;张季平;;1995年南京市重症中暑49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9 陈利萍;马萍;吴坚;;南京市中小学体质健康状况十五年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南京市儿童少年常见病新概念[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卫;;人口老龄化与完善城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以南京市为个案的研究[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2000—2004)[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厉以宁;教育事业与资本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葛丰交;《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林小英;教育政策“失效”了吗?[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舒涵;印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等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7 许建美;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学贵;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华安;独立学院政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菡;我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价值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术连;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素明;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育券:价值阐释与政策审思——以南京市幼儿助学券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7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