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7-06-24 12:09

  本文关键词: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新型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经历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变革。未来课堂是新技术对传统课堂变革的产物,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互动为核心的教与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面向21世纪的技能。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完整过程包括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及评价设计等7个方面。这一模式可以作为未来课堂教学的一种典型应用样式,指导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传媒科学与技术系;
【关键词】未来课堂 教学模式 技术支持 模式建构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未来课堂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研究”(D/2011/01/103) 教育部人文社科2010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未来课堂的课堂互动研究”(10YJC880015)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课堂作为实施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物理形态虽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但其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功能却并未发生实质的改变。随着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需要教育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而现有课堂的教条化、静态化、单一化、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维娜;互动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3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邢强;现代认知派对情境学习和建构学习观的批判[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5 周加仙;;“基于脑的教育”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张际平;陈卫东;;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7 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铂;;互动展示中主客体关系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08期

2 邵玉英;;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3 雷洁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4 杜好强;;浅谈脑科学研究进展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洋;;交互式教学法中的合作学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范荫荣;;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J];大家;2011年10期

7 杨力;姚乐野;;数字档案馆知识组织层次体系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9年05期

8 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0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伟;;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高工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水平[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倪树楠;张士庆;;科学可视性在学习应用中的探讨[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武琪;顾基发;;专家挖掘思想及其在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中的应用[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婷婷;网络微内容推荐方法及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锦丹;多视角信息组织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涛;知识服务的语义匹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暴志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背景下的客户关系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唐剑岚;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认知模型及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昌安;运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永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春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多维互动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连丽梅;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宏;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絮;交际法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洪华;图式概念的哲学解读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宗艳;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芝;知识可视化下KM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秀文;龙虾体表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朱志敏;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一种提高工作、生活效能的思维途径[J];中国人才;2005年05期

5 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张海,王以宁;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定义和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徐晓东;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8 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9 黄志澄;给数据以形象 给信息以智能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电子展望与决策;1999年06期

10 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祥旗;;谈谈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J];中学数学教学;1983年01期

2 王子健;要重视幼儿园美术课中的巡忯指导[J];幼儿教育;1984年04期

3 史仰山;;深入课堂听课[J];人民教育;1984年03期

4 舒畅;;评《〈桃花源记〉课堂教学综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袁朝晖;改造课堂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01期

6 李君容;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J];江苏教育;1985年Z1期

7 马培福,杜殿坤;尊重小学生的自尊心[J];江苏教育;1985年Z2期

8 练国争;致知·入情·悟神——《少年闰土》备课提要[J];四川教育;1985年09期

9 邱伯勋;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10 刘立祥;;人体语言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兰英;;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海燕;;激情,演绎美术课堂的优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6 邓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黄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杨大千;刘彦红;;高校课堂教学艺术性之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付桂芳;;课堂教学录像研究——质与量研究结合的突破[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伟;一个人的反思和教育的梦想[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李彦平;鄂旗努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3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 严寅贤;学生自主发问的“美式”课堂教学值得借鉴[N];光明日报;2010年

4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鄢陵县初级中学 闫军超;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N];学知报;2011年

6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超良;市一中教学改革推出新举措[N];湘潭日报;2006年

8 南京体育学院附中 韩明忠;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河东区实验小学校长 杨军红;牵手引领 践行反思[N];天津教育报;2008年

10 徐丽华;地理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N];伊犁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度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玲;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康舒;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素苑;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树雷;七年制临床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柳如;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艳伟;高中地理课堂中的问题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鹏;新课程条件下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熊怡海;高中生物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78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