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4 12:21
本文关键词: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
【摘要】:鉴于以往不同理论关于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的预期,以338名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被试为样本,依据社会认知理论、目标层次理论和控制理论,并结合动态求职理论和双维度求职模型,试图对以往理论加以整合,并探究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求职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的个体来说,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个体来说,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行动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求职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自我效能对求职行为的影响不同。同时对大学生求职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求职自我效能 情绪调节能力 积极求职行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SH028)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求职被定义为个体创造工作机会的行为(如寄送简历、参加面试等)或花费时间、精力寻找工作的过程[1 2]。求职是一种指向目标的活动,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目的是为了缩小现实状态与就业目标之间的差距。求职的失败会带来压力、消沉、焦虑[3]和耻辱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同军;大学生的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求职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新招;福建长乐海外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国猛;情绪自我教育与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伍霞;福州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章震宇;团体指导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陆芳;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卢玲;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9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195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