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
【摘要】:教育消费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居民在教育消费方面的投入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但教育消费社会认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危机。针对我国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现状,从社会的心理文化角度挖掘其影响因素,强调居民教育消费的心理行为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合理性、适度性发展趋势予以评价。引导我国居民树立合理适度的教育消费理念,为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关键词】: 教育消费 社会认同 和谐发展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TD024)
【分类号】:G526.7
【正文快照】: 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十多年来,教育消费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视角看我国的教育实践之路,关注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引导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我国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春晨;;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8年01期
2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J];教育与经济;2007年04期
3 张立新;苗薇薇;;论高等教育的消费属性[J];商场现代化;2008年04期
4 周玲;卢习良;;物质过剩期的消费与认同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29期
5 罗敏;;群体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其引导探析[J];现代商业;2011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磊;;观影方式改变下人类身体感知系统的自然性与当代媒体的传播体验性研究[J];当代电影;2011年12期
2 杨清;;基于学生教育消费满意度的学校服务质量改进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刘卫;王秀霞;;基于“冲突理论”的中间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的认同框架与社会流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吕关心;;论消费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发展[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吕关心;;消费社会中的成人教育:机遇挑战及应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王云霞;;从传统伦理到消费伦理——当代伦理学变革中的一种立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邹婷;孙玉文;;教育高消费背后的文化动力[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8 郭新华;毛凌琳;伍再华;;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3期
9 田洪刚;;中国大学生日常活动的时间选择——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6期
10 杨清;;高校学生教育消费满意度的现状及反思——以湖北省某高校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超;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杰;跨体制下的身份诉求与结构化形塑[D];吉林大学;2012年
3 许之所;中国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敏俊卿;中间人:流动与交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绍华;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洪婷婷;符号消费视野下当代西安城市青年结婚消费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史若萌;高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芳;符号消费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颜巧玲;独立学院学生满意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吴志强;中国武术走进和融入消费社会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黄金焱;黄冈市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调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孙艳;个人高等教育消费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杨清;高校学生教育消费满意度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琛;数字娱乐产业视野中的受众审美接受心理透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守坤;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2 吴超林,袁锐锷;高等教育发展误区的经济学剖析——一般理论及其对台湾等的应用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陈南岳;关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06期
4 赵玲;;消费身份建构意义的伦理批判[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5 于小强;教育消费热点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黄波;;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述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苗君;;浅析当代大学新生从众消费心理及行为调适[J];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8 马林;;居民的非理性消费及其政策引导[J];商业时代;2008年34期
9 邵以智;;论投资概念的科学定义[J];投资研究;1991年04期
10 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金林;论教育消费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与途径[J];消费经济;2003年06期
2 黄通菊;培育教育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J];中国成人教育;1999年09期
3 陈永青;启动教育消费与扩大国内需求[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4 晓张;教育消费忧思录[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1年10期
5 周惠杰;对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观点的反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庞岩;为教育消费撑开保护伞[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李梅香;关于教育消费对经济拉动问题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宋化冰;;安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增长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4期
9 王秋存,高中先;谁为变味的教育负责[J];记者观察;2002年05期
10 熊德光;;教育消费涌大潮[J];科学之友;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和谐发展为理念 创建适合育人和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2 曾美玲;;扬长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选择——从教育的角度谈构建和谐社会[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4 周长庚;;在个案研究中思考“三结合”教育的和谐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廖光莉;;建设和谐社会,教育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陆赵华;;构建科技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谈“科技教师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羽琼;;论教育在构建和谐贵州中的地位和作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玉英;张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10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野峰 本报记者 刘丽芳;教育消费成为百姓生活承受之重[N];齐齐哈尔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秦志刚;教育消费日渐升温[N];国际商报;2003年
3 张培元;期待教育消费成为“放心消费”[N];工人日报;2004年
4 张国卫;农村致贫新解:教育消费型贫困[N];检察日报;2003年
5 芳芳 一心;教育消费“步步高”[N];金融时报;2002年
6 ;教育消费呼唤理性化[N];江西日报;2003年
7 钟山;三看教育消费热[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8 记者 郝薇;太原教育消费持续升温[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9 李晓新 高鹏;教育消费也须要维权[N];中国信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徐文智;教育消费不堪承受之重[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德华;爱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5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9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晓理;民生问题的和谐解[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胡海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雪;学校德育生态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莫红梅;教育消费的分析与调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晶晶;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王洁;怡情悦性 净德修身[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德维;和谐校园视域中的制度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伍U,
本文编号:625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2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