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深化课程改革的三个新生长点——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7-08-11 21:19

  本文关键词:深化课程改革的三个新生长点——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科目课堂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上,与会者围绕"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生长点,如"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创新科目课堂教学"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等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主要表现为服务学生和学校的新理念、资源整合的新策略、凸显施行的新主题和科目整合式微型课程开发的新路向;创新科目课堂教学深化和聚焦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校教育的核心科目上,从而引领人们超越一般性的教学改革论说,进入活生生的各个科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构层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优秀教师期待"的新观念,"互惠性院校协作"、"行动学习"、"文化建构"和"课堂问题研究"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科目课堂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为推进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湛江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广东省内高等院校、教研机构、出版单位、中小学校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孔旺;;从政策科学的观点看校本课程开发——美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机遇、挑战与对策[J];上海教育;2001年06期

2 李争;如何处理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问题——走访郑州市金水区教科室主任潘英[J];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12期

3 钟国榜;;试论校本课程的思考及其开发[J];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Z2期

4 崔允o7;;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5期

5 林雪卿;;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的理念[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1期

6 望开巧;;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则[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20期

7 何开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8 刘绪国;周昌德;吴家懿;;以校本课程开发助推学校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2008年Z1期

9 吴方平;;挖掘本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天津市河北区召开小学第二次校本课程经验交流会[J];天津教育;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 把握发展的主动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者研修工作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王显峰;;中学化学教学必须攻克二个隘口——中学化学教学的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学化学教学优秀论文交流暨表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田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评价实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顾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图书馆建设探讨[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8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大连市红旗高中课题组;;课程改革对中青年教师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10 叶勇军;;运用课程、教学、评价理论对现今我国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的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晶;中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本报记者  柯昌万 通讯员  李卫东 刘芳;为农村教师送来新理念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静;在探索中前进[N];南宁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李娇龙;配合教改 解读纲要[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黄志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N];西藏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校本课程信步走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陈丽;坚实的脚步 丰硕的成果[N];锦州日报;2006年

10 焦新;暑期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金焕;上海市初级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覃浩;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灿玲;高中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乌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向宏伟;土家族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唐洁;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游戏的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魏娜娜;基于学校品牌经营的民办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丽敏;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徐峰;江苏省吴江市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8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58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9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