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印度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
本文关键词:日本与印度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
【摘要】: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必须提供教育服务,尤其要实现教育公平。日本通过三次重要的教育改革,印度通过推进义务教育,从法律规范、具体政策执行,特别是教育制度设计等方面扩大受教育机会,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从而其实现教育公平理念。借鉴日本和印度的经验,有利于中国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制度设计 义务教育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亚洲文化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视闻名世界。亚洲各民族视教育为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其中,日本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互相促进和印度人口大国办义务教育等实现教育公平理念的相关制度设计都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日本实现教育公平进行的教育改革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谷峪,邢媛;印度农村基础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留栓;巴西公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2 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受教育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温辉;;义务教育:谁之义务[J];法律适用;2001年11期
4 冯增俊;战后泰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问题及展望[J];教育导刊;1996年06期
5 李桂强;有关新课改的几个认识问题——从当代日本基础教育改革谈起[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1期
6 余晓晨,苌景州;走出义务教育投资管理困境的思路[J];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7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8 叶之红,李韧竹,曾天山,汪明;调整教育政策促进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6年12期
9 张洪霞;浅谈终身教育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研究;2003年01期
10 周成霞;发达国家义务教育所受到的挑战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志平;;海外中小学汉语教材的任务[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霞;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汪海燕;新中国义务教育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庆文;税费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继红;英国《高等教育的未来》(2003)政策文本研究——从教育公平性角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朱英福;日本开放式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未;阶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回报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田玉婷;公民受教育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晓云;论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法律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丞;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丁兆云,,惠巍;印度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轶男;邹静;;中国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2 段会冬;;城乡教师流动热冷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3 叶爱珍;;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师生合作思维[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4 蔡仁赐;;教育评估专业化及其制度设计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岳刚德;;论自由学习和学习自由[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6期
6 允春喜;王爱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张晖;;复杂思维视野中的校本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8 刘良华;;教师发展的制度规范与文化习俗——香港真道书院考察[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9 张泽颖;;试论现代教研组文化及其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10 夏雪梅;;中西语境中“学校本位”之辩与问[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谈松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制度供给——教育发展的制度背景探析[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亚荣;;对当前新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实施的制度困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吴理财;;农村教育背后的社会与政治逻辑[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童宏保;;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偏好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翟静丽;;西方教育选择理论述评[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谢家训;;县域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景莉邋杨晨光;实现4%目标关键在制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特约评论员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王旭明;为良好的制度设计与精细的施工操作鼓与呼[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屈芳 冯芸;别让这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N];河南日报;2010年
4 郑金洲邋程亮 林存华;科研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朱德刚;浅谈制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几个因素[N];伊犁日报(汉);2007年
6 通讯员 杨镇全 记者 刘洪浩;为了百年大计[N];恩施日报;2010年
7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 余益中;制度创新是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的关键[N];广西日报;2007年
8 中国地质大学 刘义昆;谨防教育改革陷入制度陷阱[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本报记者 解艳华;格局之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曲正伟;制度更应关照生命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岚;制度设计与制度绩效[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李峰;转型期教育不公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青霞;重庆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曹润田;教育券的制度特色、适应性与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5 罗瑛;中国教育腐败问题的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滕克勇;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监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于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矫晓超;培智学校教师压力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庞秀艳;当代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平等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9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5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