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城乡教师交流

发布时间:2017-08-12 17:23

  本文关键词: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城乡教师交流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均衡 城乡教师交流 师资队伍配置


【摘要】:教育公平理念指导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颁布、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的实施,促进社会各界对教师交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目前,在相对"刚性"的政策指导下,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困境。以"政策引导、以县统筹、因地制宜、柔性流动"为原则,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弹性"措施,以及改进教师专业情意态度等,是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完善教师队伍配置的基本策略。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 城乡教师交流 师资队伍配置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培训专项研究》(闽教高[2011]21号)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农村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编号:12YJA880062)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教育均衡发展是通过制定政策与调配资源,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确保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其中,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基础和前提,关键是教师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2006年新《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2 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陈正华;范海燕;;教师轮岗制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9年34期

4 鲍传友;西胜男;;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问题及其改进——以北京市M县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张源源;邬志辉;;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与理论基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10期

6 闻待;;校际合作共同体的典型实践及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4期

7 闻待;;教师校际流动政策的探索及改进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8 区冰梅;当前欧美“第三条道路”刍议[J];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12期

9 汪丞,方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区域内师资均衡发展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4期

10 马焕灵;景方瑞;;教师轮岗政策实施问题检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李颖;李敏;;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3 武海燕;;教师专业化与职后培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4 马忠虎;“第三条道路”对当前英国教育改革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5 李文英;史景轩;;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6 郑旗;“关键事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7 陈恒;柴国利;;浅谈教师进修学校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覃俊波;刘英;;浅析欧美“第三条道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9 周小山,严先元;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10 杨建潮;陈跃辉;;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多元化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陈衍楠;刘惠林;;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卜治寒;;动漫教育服务动漫产业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何菊莲;;人格化管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雷芳;;义务教育城乡交流教师的行为选择及其管理[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伯玲;袁桂林;谢李雪;;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及其破解——Y县的个案[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裴娣娜;许义平;李建忠;;关于建构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21世纪新形态的几点思考[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冯文全;夏茂林;;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晓虹;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崴,孟卫青;英、美、法、德、日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马焕灵;景方瑞;;地方中小学教师轮岗制政策失真问题管窥[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5年01期

4 鲍传友;西胜男;;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问题及其改进——以北京市M县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薛国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6 李连宁;要从教育发展战略上思考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J];人民教育;2002年04期

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人民教育;2002年05期

8 王焱;;聚焦徐州“无差别教育”——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尝试[J];人民教育;2005年24期

9 张忠福;教育均衡应首先在区域内实现——对农村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年01期

10 刘惠林;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吴华邋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 戴嘉敏 吴长平 蔡忠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铜陵教育活力四射再谱新篇[J];教育文汇;2011年07期

2 潘丽萍;;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在晋中召开[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3 ;山西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及办法》[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4 ;构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答记者问[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4期

5 张国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方案出台[J];安徽教育;2011年06期

7 牛小源;;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大兴安岭召开[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1年09期

8 李东福;;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品牌;2011年06期

9 本刊编辑部;;统一思想 抓住机遇 不断开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在全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1年09期

10 周红松;李世军;;打造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地——邯郸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期;;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考和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夯实基础 转变职能 顺应潮流抓研训[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汪昌树;潘建强;罗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争创一流进校 全面实施教育基地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王斗天 万鸿涛 卢博林 通讯员 叶志伟;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深圳商报;2007年

2 记者 陈太平邋实习生 张哲 通讯员 谢伟;努力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常德日报;2008年

3 记者 俞路石 王友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蔡闯;北京市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曹显钰;加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安徽日报;2006年

6 记者 翟艳萍;市政协举行十一届三十次常委会议[N];蚌埠日报;2007年

7 记者  姚学文 实习生 岳婷 易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湖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宋亚光;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研讨会在铁东举行[N];四平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田丹;三年走完二十年的路[N];沈阳日报;2006年

10 张俊德 田明 朱兴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张掖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利;城乡中小学教师统筹发展中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梅宝;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增益的问卷编制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5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艳霞;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伟;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鲜良;我国中小学教师合法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庚顺;衡水市中小学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2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2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