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产品属性与营利性学校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的产品属性与营利性学校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收益率 公共产品 营利性学校 教育产业化
【摘要】:关于我国教育个人收益的实证证据支持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论断,政府对教育具有财政投资责任。公共产品理论并不能论证一定要通过政府举办公立学校来实施教育。类似"教育券"的方式可将资助与办学分开。政府对教育的财政责任是由教育的产品属性决定的,并不因组织实施教育机构的体制不同而不同。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学校在体制方面各有利弊。历史上营利性教育总是以弥补传统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的真空的角色出现。国外营利性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与非营利性高校在服务对象和教育内容方面重合不多。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营利动机和营利可能性,但现行的非营利政策使这种可能性被夸大。允许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教育正在成为政策的改革方向。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公共产品 营利性学校 教育产业化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伊始,关于教育的运作机制、教育与市场及政府的关系等问题就引起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讨论,所有这些讨论被归结于“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之下。综合分析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与探讨,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内部效率方面,各方的观点并无重大分歧,争论的分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多;;教育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方长春;;教育收益率的部门差异及其引发的思考——以东部一个发达城市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3 姜道奎;张体勤;于晓晴;;健康、教育人力资本收益城乡比较研究——基于重庆市截面数据的观察[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4 易莹莹;;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收益测度[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朱健;;对我国过度教育的教育经济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孙志军;杜育红;;学制对农村居民教育水平与收入的影响——基于广西融安县的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金金;;农民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晓宇 陈良;学得越多 挣得越多[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王祯昌;公共财政要支持教育[N];学习时报;2005年
3 ;教育经济效益如何评估?[N];中国信息报;2001年
4 赖德胜;百年树人别解[N];人民日报;2003年
5 朱四倍;教育为何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 痛[N];工人日报;2004年
6 彭兴庭;被扭曲的教育产业化[N];湘声报;2005年
7 ;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N];经济参考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雪峰;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姚静;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冯静;关于开征教育税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路婉婷;教育投资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杨凯;促进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问题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7 隋国玉;过度教育与工资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湘军;我国教育公平性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王涛;欠发达地区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彭正宇;我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关系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63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35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