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设计及流程初探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设计及流程初探
【摘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之一。这些年来,我国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如何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何在海量资源积累基础上创建高可用性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和应用环境仍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步入生态化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的阶段。本文在这一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区域性资源共享环境建设实践及发展研究,提出以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设计为基础,融合学习对象的数字化资源设计、制作、整合与封装、元数据绑定等数字化学习对象资源的完整创建过程,以过程化、全流程的系统化建构思想为基本出发点,为构建有效的、高可用性的资源应用环境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指引。本文详细阐述了学习对象概念从技术性术语向融合教学设计、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内涵发展过程。基于学习对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是关联高可用性教学资源和有效资源共享环境建设这两个要素的纽带。区别于现有国内学习对象、积件的研究,本文第一次从高可用性生态化资源共享环境建构的角度完整阐述学习对象概念面向实践的完整过程。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关键词】: 学习对象 教学资源 高可用性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区域级生态化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建设及应用研究”(课题编号:AJA10239)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源的生成、使用、共享和管理方式等诸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创建符合教育教学需求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如何创建高效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环境、如何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满足创新性e-L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辉;基于学习对象技术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2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理念的发展历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3 王陆;;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崔惠萍;;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师教育学习资源的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5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6 王陆;杨卉;;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教师专业学习与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7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8 杨现民;余胜泉;王志军;;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9 肖斓楠;肖飞;王宏伟;高丽金;;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学习对象(LO)架构[J];计算机科学;2009年06期
10 范桂梅;李玉顺;武林;;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及其对我国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展走向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权;;大学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与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2 李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资源整合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文冬,刘清堂,赵呈领;在学习内容管理系统中构建可重用学习对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4 陆海云;龚祥国;;基于Web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5 李彦忠;孙少坤;肖新华;赵大有;;泛在学习数字化资源技术标准的设计原则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9期
6 解利;汪颖;;苏北农村高中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7 王娟;杨改学;王妍莉;孔亮;;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8 吴明超;;泛在学习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9 潘国清;郑亚虹;;远程教育工作本位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10 王娟;孔亮;;我国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个案比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静;面向远程教学系统的TSC对等资源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方海光;我国教育软件价值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李建生;图像元数据特征提取及其在检索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涛;知识服务的语义匹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环;积件式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新兰;白板教学条件下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管理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岳敏;成人学生使用视听媒体学习的个案调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雷绍南;泛在学习环境下的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共享机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英;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线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柳小梅;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育清;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丽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焦本斌;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李恬;;U-Learning教育环境的应用与挑战[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4 刘莉;;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焦点与轨迹——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的几点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6期
5 曹晓明;;基于“学习流”的教学支持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2期
6 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框架和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2期
7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网络教学技术的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理念的发展历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9 胡小勇,祝智庭;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分类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10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芹;;让智慧演绎高中数学课堂的精彩[J];考试周刊;2011年72期
2 刘建民;;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乡土资源开发[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李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从教学资源到学习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0期
4 赵艳辉;脱中菲;;基于个性化教学的学习卡片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8期
5 郎建胜;;变学习错误为教学资源[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2年04期
6 顾容;陆元峰;;高校教学资源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年11期
7 王玉春;互联网上物理教学资源的简单搜集和整理[J];物理教师;2003年05期
8 孙静;现代医学教育应重视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02期
9 陈伟明;远程网络教学在企业职工培训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11期
10 邱寄帆,王海春;基于Internet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晓江;祝西莹;韩伟;;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探析[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牟伯中;胡军;黑恩成;史济斌;叶汝强;;积极稳步推进物理化学双语教学[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英;;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朱莉萍;;课堂因分歧而绽放异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刘卫红;;将“意外”化为“精彩”—生物课中人文教育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冯巍巍;;细节成就完美——从课堂细节中谈潜在音乐教学资源的利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范新会;陈利利;齐华;;以课群建设为主线创建优质教学资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单凤儒;;高职管理课程的改革与教学资源集成系统的建设[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卫平;刘慧莉;乐莉;;云南高职院校改革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保文 闫永胜;“三网”资源 整合互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永安曹远中心小学 吴承红;用好教学资源 培养说话能力[N];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关明 通讯员 李彦斌;35所院校敞开教学资源迎职工[N];工人日报;2011年
4 丘北县民族中学教师 王梅;应充分挖掘民族地区音乐教学资源[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5 特约通讯员 李光辉邋特约记者 唐金江;一个课堂代训五家友邻单位干部[N];解放军报;2008年
6 郑红福;开训先强“武教头”[N];解放军报;2010年
7 记者 张炜炜 实习生 卢勇刚;农村孩子可享优质教学资源[N];重庆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家义;省医护校“双万帮扶”活动出实招 二十二名彝家姑娘免费上护校[N];贵州日报;2008年
9 邓爱勇 李佩文;新余创业大学开学[N];江西日报;2009年
10 李爱媛;整合资源 建立机制[N];湄洲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锋;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教学资源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田俊华;基于本体知识库的教学资源自动采集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长泽;数据网格中高可用性副本管理及性能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周竹荣;基于语义的教学网格门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刘仲;基于对象存储结构的可伸缩集群存储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章文嵩;可伸缩网络服务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8 王红熳;智能网容灾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李yN;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小芳;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集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平;高可用性及其在虚拟操作环境系统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谭石强;网上报名系统中数据库高可用性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3 宋晓燕;实现自律计算的高可用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王磊;基于SAN技术的存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洪武;服务器集群与均衡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高峰;实现智能管理的高可用性虚拟操作环境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郑伟;服务器集群系统高可用性研究及管理软件的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8 姚翌;银行交易系统中高可用性技术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李程远;高性能PC集群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杜远;IPDSLAM宽带接入设备的双机热备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4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42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