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校本研修中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的差异分析
本文关键词:混合式校本研修中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的差异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研修 远程校本研修 估秀校本研修团队特征
【摘要】:本文以参加"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的73个校本研修团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6个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67个其他校本研修团队共803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学实践行为改进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三个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校本研修 远程校本研修 估秀校本研修团队特征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引入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将建设高素质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陆;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4 丁立群;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效应[J];哲学研究;2005年01期
5 王祖琴;;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美美;项目团队及其团队绩效改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明东,陈瑶;校本管理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4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陈大伟;教师专业化取向与校本培训[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陈大伟;校本培训:走向自组织——校本培训动力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7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张宏武;综合课程与教师文化素质的建构问题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曲佳;;情境因素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初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杨钦芬;刘桂辉;;论新课程情境下教师培训模式的转换[J];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文兴;;任务驱动的混合学习应用于教师培训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李莉;陈秀峰;余童心;;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与策略[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秋寒;;浅谈东源县专业镇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态势[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6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朝霞;PHOTOSHOP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沈本领;驶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婧;西部地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冷冬;本溪市一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付贺梅;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先俐;专业场景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利兵;Blended Learning理论研究及其支持系统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刚;网络协作式学习资源库的研究与实现[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高庆蓬;公办中小学组织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建平;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周小山,严先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林阳,祝智庭;Blog与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俞清,谢敦礼;团队绩效的激励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1期
5 徐碧琳;经营者人力资本生产性努力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6 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简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7 施莉,郑东辉;校本培训核心思想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8 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10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本文编号:705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0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