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说开去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说开去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学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理论基础 历史研究
【摘要】:传播学是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必须能对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历史视域中的传播学、系统科学与教育技术之间存在复杂微妙的关系。历史的真实是:传播学是教育技术与系统论结缘的中介,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并不是持续的。立足于这一历史事实,我们既可以厘清"教学设计"(ID)与"教学系统设计"(ISD)之间的微妙差异,又可以辨识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关于教育技术"形似而质异"的"电"、"教"论争的实质:中国解决的是教育技术学科归属的问题,美国解决的是学科深层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在对历史的认知中推进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历史研究,更需要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理论基础 历史研究
【基金】: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赛博基础设施促进研究型大学变革的理论与策略研究”(120002040679)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和它的母体教育学一样,教育技术学近百年来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也一直是在“捉摸不定”且“困扰不断”中度过的。(Ogren,2001)加之其教育与技术的学科交叉性质,让我们在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与发展上面临的“麻烦”和教育学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些“麻烦”在某种程度上都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飞;当代德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选择与定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林少敏;;现代性根基中的隐患——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自我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余良华;;受理性和意志双重支配的体育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孙正聿;;哲学:解释循环的自我超越[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5 李慧娟;;总体性与辩证法[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6 裴达伟,刘占荣;开放远程教育中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7 宋希仁;;价值概念的哲学意义[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3期
8 徐福荫;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9 刘世清,刘珍芳,王冬;论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发展规律与应用规律[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10 梁林梅;;美国教育技术专业近三十年的发展与变迁管窥——基于AECT的系列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银;;国内教育技术媒体研究概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田辉;创新实践的认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关英菊;从“独白”到“对话”[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永平;竞技的秩序意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效良;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主体意识[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琼;国家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z,
本文编号:705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0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