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试论教师的教学激情

发布时间:2017-08-22 02:14

  本文关键词:试论教师的教学激情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教学激情 展现


【摘要】:教学是一种充满激情的事业,需要教师展现教学激情。教学激情体现了教师对生活的热爱态度,是基于教师对事业的执着,也是衡量一堂课是否优质的标志。由于当前教学目标空泛而琐碎、教师对教学的情感性认识不足、职业倦怠等原因,教师的教学激情不足。引发和维持教师的教学激情,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情感、良好的教学修养和高昂的创造热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备课,培育激情;精神饱满,迸发激情;表达幽默,增加激情;师生互动,烘托激情。
【作者单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教师 教学激情 展现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中写道:“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那么,什么是激情呢?《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为“: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心理情绪状态。”〔1〕教学是一种充满激情的事业,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激情不仅是教师工作的灵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宁;;爱,教师之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均;文燕;田荣;;素质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内涵外延疏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赵春菊;;红与黑——透过两个典型意象看《麦克白》中的精神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黄路阳;认知心理学对感知觉的新理解[J];安康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4 胡咏梅;洪成文;;教育研究合作行为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段黔冰;张红坚;;“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平心;论舞蹈心理医疗的心理学基础——兼谈心理现象的分类方法及艺术与超越心理学疗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郭传真;;大学生挫折心理[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8 付永长,赫荣威,王宝琴;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心理素质评估、监控及咨询系统[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9 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李自怀;;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明霞;李桂凤;杨继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孔建霞;;试论数学教学中的四种学习方式的涵义[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东蕾;;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郭勤;刘士心;张淼;;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理念之界定与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郭勤;刘士心;张淼;;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理念之界定与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旭峰;心率变异性等多项生理指标对情绪稳定性的评价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朴顺天;心神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娟;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何颖;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廖上兰;泛媒介场中我国体育娱乐第三代的探究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魏群;中学班主任专业化:专业素养及实施路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高松涛;高三化学复习中合作学习应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瑛;;论教学激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杜德栎;略论教学激情[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学芹;;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解除评教压力[J];知识经济;2009年09期

4 ;教师书画[J];安徽教育;2004年08期

5 ;教师书画[J];广西教育;2004年28期

6 ;教师书画[J];人民教育;2004年18期

7 约翰·施拉特,邓笛;我是教师[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3期

8 熊桂华;课堂提问应重在展现思维过程[J];理论月刊;2003年07期

9 修春雨 ,王韦平;伤害,在一言一行中——教师言行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教育;2005年16期

10 杨丽萍;;教师礼赞[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刘友仁;;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意识的更新[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徐燕萍;;教育是农业,教师当何为?——论生态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教育”职能[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蒋晋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王金道;;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健康状况的多纬度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余峥嵘;;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浅谈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子长县李家岔中学 车雪玲;如何克服“厌教情绪”[N];延安日报;2005年

2 冉易;展现上海民族教育优势特色[N];联合时报;2000年

3 本版编辑邋记者 何腾江 林燕英 周映夏 黎旭升;教育结硕果,因为你们的耕耘[N];中山日报;2007年

4 索爱秀;教师夫妇与山村“名校”[N];山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波;“名校下乡”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N];成都日报;2010年

6 易翔 满维富;顶效华文中学的民办公助实践[N];黔西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4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茂泉;评教师“价值中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16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16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