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的教育结构调整
本文关键词: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的教育结构调整
【摘要】:调整教育结构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要素流动提供了宏观框架。目前,我国教育结构在教育层次、教育类别、专业设置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与我国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还不够协调。因此,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建立人力资源供需联动机制,构建结构合理和融通衔接的现代教育体系,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教育发展方式 教育结构 产业结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AFA11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9
【正文快照】: 高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100875杨家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晓宏;郭爱英;;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结构优化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周梦;邢志敏;;浅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状况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5 习岑;;职业教育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验收略记(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瑞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鑫;;民办教育投资的收入、成本分析[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1期
2 周进军,王小慧;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教资源整合机制基本动力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何国伟;;教育经济学研究前沿之思——基于教育产权的逻辑起点[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王燕;论职业教育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促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赵丽然;刘腾;;简论教育技术能力在院校人力资源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7 邱兴平;建立“学校经济学”之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姜颖;祁晓;;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差异的内部因素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苗耀华;廉俊颖;;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殷红霞;罗剑朝;;高等教育家庭相对成本比较及教育投资决策行为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文静;;近年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银珍;王耀华;;移民工程对三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3 张永春;;职业技术院校效能初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连仙枝;;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问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雪娟;陈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梁彦;陈平水;;山西省普通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石邦宏;;经济理性驱动下的中小学教师流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李建忠;;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玉;;县际义务教育均衡指标及其测算方法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霞;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葛广昌;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贾真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振;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董欢;基于信息相关的两种教育成本计量及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晓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焦炜;;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J];图书与情报;2007年06期
2 梁艳菊;梁平;黄娇梅;;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10期
3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4 刘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反思与改造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9期
5 褚宏启;;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教育问责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6 陈金才;;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2期
7 史晋川;;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历史、现实[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8 褚宏启;吕蕾;刘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建设与培训制度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2期
9 刘淑慧;;河南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瑞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芳;;调整陕西民办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J];学周刊;2011年04期
2 王永强;农村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之我见[J];河南教育;2001年03期
3 郭克莎;论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高度化[J];江淮论坛;1990年04期
4 陆三育;;西北产业结构的形成、特点及其宏观调整思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5 陈建国;提高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6 林丽妮;调整产业结构 造社会主义香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唐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金建;;论当代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和作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于红;;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陈剑林;论我区区域产业调整的重点和对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叶堂林;;京津现代制造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董佑福;侯方安;;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泽双;苏大伟;甄翠;;基于产业结构的城乡统筹劳动力配置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谧;结构调整一跃成主题[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丰文;信息化导致产业结构大变动[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许红洲;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继续提高[N];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馨;“实力南京”这样铸就[N];南京日报;2009年
5 陈强 王景飞 萧日照;温州:升级塑料工业产业结构[N];中国工业报;2003年
6 广西容县统计局局长 赵伯才;优化容县产业结构之我见[N];中国特产报;2000年
7 池艳秋 王双 本报记者 刘永安;华锦项目扎堆儿竣工[N];辽宁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改革突破 创新提升[N];宁波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尹滨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贾鹏;国强之“变”[N];德州日报;2010年
10 ;将工业选址列入“十二五”规划 更好推进产业结构布局调整[N];山西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原gU;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5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2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孟飞飞;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刘云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刘丰;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周晓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3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5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