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难题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本文关键词:破解教育难题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摘要】:优质教育需求急剧膨胀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造成择校热与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扩大优质教育供给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教育事业与教育产业共同发展,大幅度提高教育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国家要积极推进民办学校、企业、社会参与举办承办的公立转制校的发展,扩大由家庭负担大部分成本的、可供选择的优质、特色、多样化教育服务的规模,满足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家庭及不同秉赋、兴趣和特长学生的择校需求,借以分流和缓解传统公立重点校、名校、实验学校的压力。
【作者单位】: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专家委员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供给 教育需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度重点项目“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SFC70833004)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妨碍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影响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晓伟,刘晓媛,陆朝晖,罗明英;新疆与发达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3 陈宏珍;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4 李永乐;莫媛;;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5 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6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方青;多元 平等 综合 渐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郑杭生,陆益龙;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永华;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考察[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张俊领;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目标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宝军;电子文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2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江龙;政府经济的监督理论分析与制度安排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4 余鸣;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5 邱世明;复杂适应系统协同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沈宗范;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外资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王征南;中国饲料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9 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杨世琦;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梁;中国农村个体经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姚利民;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吕伟生;加入WTO后,,我国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调整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王吉明;学生公寓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肖群英;北京爱家纺织公司企业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李进;国际直接投资与自然环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陈智;中国乐凯胶片集团经营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赵永刚;中国居民适度消费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李斌;TEXACO水煤浆气化炉的建模及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多元办学体制的建构与教育公平的推进[J];教育与经济;2004年02期
2 盛军锋,李广超;教育产业化及其制约因素的对策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李慧娟;;河南省教育供给现状的原因探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翟静丽;教育有效供给与教育体制改革[J];教育与经济;2001年01期
5 吴宏超;葛新斌;;国外教育规划的主要方法评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路明兰;;教育公平与教育供给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江峰,林玲;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贾琳琳;应用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分析我国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及解决办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倪献策;加速教育体制改革步伐 大力发展我省教育事业——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江西教育;1986年01期
10 朱军文;;当前教育供求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对策探讨[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乐天;;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分解与路径选择[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远楠;;中国私学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黄波生;;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徐海晏;;从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谈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阎东云;;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江秉超;;做民办教育的培根人——我为民办学校办实事的几点体会[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方建锋;;未来15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展望[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8 吴远楠;;中国私学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9 黄波生;;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10 徐海晏;;从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谈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毛帽 编辑整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俞路石;安徽 主动谋划区域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教改试点全面启动,确定改革十大任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牛彦君;临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甘肃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丹容 夏晶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温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瑞霞;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给农牧区孩子搭建起飞平台[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白惠能 张 云;大姚县启动教育体制改革[N];楚雄日报(汉);2005年
8 记者 马基随;要加强市场化运作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N];商丘日报;2006年
9 卫自光;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N];广西日报;2003年
10 范伟;研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问题[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双;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重;教育、医疗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6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平;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琼;从教育供求的市场均衡到社会均衡[D];武汉大学;2004年
2 马天莹;试析全员聘任制对边疆中学教师心理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庞锐;教育不平等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新志;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范惠众;同一财政主权区域内自由择校和铜陵模式下教育供给的均衡及福利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苏茜;农村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伏威;论公共财政下基础教育的供给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郑志来;现行教育体制下均衡问题的技术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9 崔民初;我国现阶段教育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兵;我国民办中学核心竞争力提升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2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8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