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23:42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硕士研究生 主观幸福感 人际关系 自我概念 干预研究


【摘要】:高校扩招直接导致硕士研究生压力过大、负荷过重,心理问题逐渐显露,并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主观幸福感”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尺。近几年,随着积极心理学浪潮的不断涌起,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吸引着心理学研究者的眼球。为深入了解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468名硕士研究生为被试,采用幸福指数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问卷和修订后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等对其幸福感现状进行施测,并采用SPSS16.0处理数据。另外,本研究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随机选取部分被试并结合自愿参与原则,最终筛选出12名被试。将12名被试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尝试采用团体箱庭疗法对干预组被试进行干预以考察其干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1、硕士研究生认知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情感幸福感低于中等水平; 2、在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量表上,男研究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研究生;但消极情感得分男研究生显著高于女研究生;研一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研二,但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3、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不同,其主观幸福感状况也不同并且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概念水平不同,其主观幸福感也不同并且存在显著差异; 4、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自我批评和自我满意维度除外)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硕士研究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自我概念对其主观幸福感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6、团体箱庭疗法在改善硕士研究生的情感幸福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主观幸福感 人际关系 自我概念 干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18
  • 1.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10-12
  • 1.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10
  • 1.1.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法10-11
  • 1.1.3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程11-12
  • 1.2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12-14
  • 1.2.1 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2
  • 1.2.2 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2-13
  • 1.2.3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3
  • 1.2.4 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3-14
  • 1.2.5 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4
  • 1.2.6 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4
  • 1.3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14-18
  • 1.3.1 主观幸福感干预研究14-15
  • 1.3.2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可能性15-18
  • 2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18-32
  • 2.1 研究目的18
  • 2.2 研究假设18
  • 2.3 研究方法18-20
  • 2.3.1 研究对象18
  • 2.3.2 研究工具18-19
  • 2.3.3 研究程序19
  • 2.3.4 数据处理19-20
  • 2.4 调查研究结果20-28
  • 2.4.1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整体状况的描述20
  • 2.4.2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检验20-24
  • 2.4.3 硕士研究生人际关系困扰、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24-25
  • 2.4.4 人际困扰和自我概念对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25-28
  • 2.5 分析与讨论28-32
  • 2.5.1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整体状况的描述与分析28-29
  • 2.5.2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分析29-30
  • 2.5.3 人际困扰与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30-31
  • 2.5.4 硕士研究生自我概念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31-32
  • 3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团体箱庭疗法干预研究32-43
  • 3.1 研究目的32
  • 3.2 研究假设32
  • 3.3 研究方法32-34
  • 3.3.1 研究对象32
  • 3.3.2 研究工具32-33
  • 3.3.3 干预过程33
  • 3.3.4 数据处理33-34
  • 3.4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效果评估34-41
  • 3.4.1 定量评估34-36
  • 3.4.2 定性评估36-40
  • 3.4.3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后的追踪、随访40-41
  • 3.5 分析与讨论41-43
  • 4 总结与展望43-44
  • 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3
  • 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展望43-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3 石满;赵志芳;丁新华;;军校研究生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4 杨东蕾;王志中;;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5 吴利国,闫荣双;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研究[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6 李承宗;甘雄;韩仁生;;高中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晓芳;王静丽;朱晓斌;;研究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年05期

8 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7年01期

9 毕明,孙承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卫东,刁静,Constance J.Schick;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宁;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淑燕;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钱宇凤;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崔伟;控制策略影响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灵;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方红丽;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10 狄文婧;老年遗属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4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84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