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
【摘要】:本文对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总结出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六类心理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进而专门从学校角度提出帮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四条对策。
【作者单位】: 安顺学院教育管理系;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学校对策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急需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孩子[1]。一、留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5 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10期
6 杨玉红;;对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态及心理问题的思考[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李东斌;温义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4期
8 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3期
9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岳启;周宏;;农村“留守儿童”与和谐农村的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3 徐献红;;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4 秦秀清;曾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5 刘强;;农村留守幼儿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6 何玲玲;;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8 李培;何朝峰;覃奠仁;;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雅文;吴家明;;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10 蒋曼曼;岳红娟;;家庭功能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胡利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调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陈日升;;福建亭江的“小美国人”:一个跨国寄养的新移民子女群体[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青梅;;从非社会性行为视角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董士昙;;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晓蕾;未婚男性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于海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桂林;山东菏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梅;;中国农村的“留守”孩子[J];报告文学;2007年12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侯爱民;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蔡澄;邰启扬;吴承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年16期
6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罗定,周德群;关爱“留守少年”[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3期
8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胡朝阳;张振乾;;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报告[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林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10年03期
2 王益富;;留守儿童问题实证研究的重点及方法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蓉;;需要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胡亭;许鹏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6 徐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探究[J];网络财富;2009年04期
7 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张孝义;;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监护人应对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洪玉华;蒋业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9期
10 徐聪娣;;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蓉珍;;让爱相随——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鲍敏青;;关爱农村中的孤岛——留守儿童——赤兴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报告[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连一平;;浅谈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郝志红;;关于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赫文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对策[A];河南省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糖尿病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6 刘俊梅;王东军;;“日记——聊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达小萍;;慢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心理问题及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严莉丽;;性病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的变化[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振玲;;肝硬化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绵阳市三院儿童心理卫生科副教授 文红邋周峰 整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多[N];健康报;2008年
2 张芹;让农村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N];连云港日报;2008年
3 记者 周庄;让每一朵花蕾都含笑绽放[N];徐州日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高翔;七成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N];健康报;2009年
5 记者 吴采平 通讯员 高翔;七成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6 衣晓峰 陈英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容漠视[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7 记者 杨斌鹄;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N];西安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N];贵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余海蓉;让“爱的日记”连起两地亲情[N];深圳特区报;2008年
10 记者 王帅;闽侯成立首个留守儿童之家[N];福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亚林;EAP(员工援助计划)的成本、效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波;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文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5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8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郭津;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2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9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