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以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我们不仅要发展信息技术,而且要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教育.但因为各地区具体情况的差异,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同,使地区之间的教育出现不均衡发展.本文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最好途径.
【作者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技术 教育均衡
【基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课题(11294021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志琼,汪维民;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令熙;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合理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年28期
2 袁玲俊;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汪维民;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的理论及实践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钟琳;对“择校”现象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孟令熙;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合理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年09期
6 陶志琼,汪维民;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莹丽;基础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毕正宇;黄冈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汪海燕;新中国义务教育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勇;转型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政策的内容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锐;中国义务教育投入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黄丹;重庆市忠县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谢铭;江阳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斌;中小学教师交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伟;略论农村义务教育公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吴恒山;教育均衡化政策的提出及其实践意义[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5 孙晓峰,高奎明;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与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年01期
6 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1年04期
7 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J];教育与经济;2002年01期
8 赵波,李宏,武友德,明庆忠;区域教育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理论初探[J];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9 陈上仁,田延光;义务教育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10 陈敬朴;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性质与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彬;;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7期
2 肖鸿;;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柯小华;王阳;李红波;;基础教育信息化视野中的数字鸿沟[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6期
4 陈焕东;康东;凌波;;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孙祯祥;;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教育公平——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4期
6 朱之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滞后的原因与对策[J];大众科技;2006年06期
7 杜萍;郭世哲;;全方位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J];办公自动化;2006年09期
8 边道勇;;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教育现代化[J];科技信息;2006年S4期
9 宋建辉,唐敏玲,叶志斌;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素质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03年05期
10 张利远;;教育信息化环境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3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国安;刘兴淼;宁帆;;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虚拟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浩;;闪耀科技之光,跃动人性追求——浅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教学的意义和要求[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东梅;;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息化:全面整合教育资源[N];人民邮电;2006年
2 记者 郭广智;让信息技术惠及下一代[N];黄南报;2009年
3 熊建 任成琦;信息技术:助推中西部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康雅楠;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N];长治日报;2010年
5 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阳市教育局局长 李秉中;用信息技术为家长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信息技术》中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曹全利;信息技术与信息学奥林匹克教学思考[N];莱芜日报;2010年
8 曹东;信息技术带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0年
9 记者 张林月;今年我市招60名特岗教师[N];鹤壁日报;2011年
10 电子工业出版社基础教育教材事业部 刘向永;打造信息技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3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红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娅;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晓凤;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建秋;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2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9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