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天津市初中生感戴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21 06:31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初中生感戴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感戴 生活满意度


【摘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感戴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它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测量工具的基础之上。在查阅与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感戴研究的资料之后,发现尽管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感戴量表,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若直接引用国外的问卷并不能确保其适合我国国民特点。另外,虽然有国内的学者自编了感戴问卷,或者对国外量表作了修订或适用性研究,但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结合有关的感戴理论,本研究采用李科特量表编制技术,编制了初中生感戴问卷,调查了天津市初中生的感戴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初中生的感戴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初中生整体感戴水平较高; (2)编制了单维度初中生感戴问卷,该问卷采用李科特5点计分,共有18个项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研究初中生感戴心理的测量工具; (3)初中女生的感戴显著高于初中男生的感戴; (4)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感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5)重点中学初中生的感戴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初中生的感戴水平; (6)感戴与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均分及其六个维度(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初中生 感戴 生活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问题提出9-19
  • 1.1 感戴9-15
  • 1.1.1 感戴概念9-10
  • 1.1.2 感戴的研究理论10-12
  • 1.1.3 感戴的测量12-14
  • 1.1.4 感戴的研究现状14-15
  • 1.2 生活满意度15-17
  • 1.2.1 生活满意度概念16
  • 1.2.2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16
  • 1.2.3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16-17
  • 1.3 问题的提出17-19
  • 1.3.1 问题产生17-18
  • 1.3.2 研究内容18
  • 1.3.3 研究意义18-19
  • 2. 初中生感戴问卷的编制19-23
  • 2.1 项目编制步骤19-20
  • 2.2 研究被试20
  • 2.3 预测过程20
  • 2.4 统计分析20
  • 2.5 项目筛选20-22
  • 2.5.1 计算原始问卷中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21
  • 2.5.2 选择能最清楚地区分高分和低分的项目21-22
  • 2.6 信度和效度检验22-23
  • 2.6.1 问卷的信度分析22
  • 2.6.2 问卷的效度分析22-23
  • 3. 初中生感戴现状调查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23-28
  • 3.1 研究目的23
  • 3.2 研究假设23
  • 3.3 研究工具23
  • 3.4 研究被试23-24
  • 3.5 施测过程24
  • 3.6 研究结果与分析24-28
  • 3.6.1 初中生感戴现状调查的结果24-27
  • 3.6.2 初中生感戴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27-28
  • 4. 讨论与建议28-31
  • 4.1 初中生感戴的整体状况28
  • 4.2 感戴的性别差异28-29
  • 4.3 感戴的学校类型差异29
  • 4.4 感戴的年级差异29-30
  • 4.5 感戴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30
  • 4.6 对学校感戴教育的建议30-31
  • 5. 结论31-34
  • 5.1 研究结论31-32
  • 5.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32-34
  • 5.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2
  • 5.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32-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录37-44
  • 附录一:初中生感戴原始问卷37-40
  • 附录二:初中生感戴正式问卷40-41
  • 附录三:效标问卷41-42
  • 附录四: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42-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2 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3 侯小花;张利燕;;感恩问卷在我国中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2期

4 刘洁;;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国内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2期

5 黎玉兰;宋凤宁;方艳娇;;感恩:积极心理研究的新领域[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6 姚本先;石升起;方双虎;;生活满意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学术界;2011年08期

7 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孙配贞;郑雪;余祖伟;;初中生感戴状况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9 文超;张卫;李董平;喻承甫;代维祝;;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6期

10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丽娜;汉语感谢言语行为分析及其教学探讨[D];暨南大学;2004年

2 祝伟娜;初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喜生;大学生感戴倾向及其与移情能力、助人倾向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侯小花;中学生感恩的个体差异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江丽丽;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2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92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