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特点

发布时间:2017-10-02 15:11

  本文关键词: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大五人格 儿童期虐待 五大人格问卷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和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儿童期虐待、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宗教信仰、亲属精神病、躯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有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神经质与情感虐待、忽视、外人虐待、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呈正相关,与性别、独生子女呈负相关(Beta值=0.055~0.207,-0.051~-0.049;P0.01);外向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年龄和家庭经济呈负相关(Beta值=-0.040~-0.217,P0.05);开放性与年龄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52~-0.073,P0.05);友善性与情感虐待、外人虐待、忽视、性别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61~-0.141,P0.05);谨慎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呈负相关(Beta值=-0.052~-0.130,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具有明显影响,躯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徐州医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大五人格 儿童期虐待 五大人格问卷
【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项目(编号:H200876)
【分类号】:B844.1;R395
【正文快照】: 儿童期虐待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自我意识和人格等发展具有不良影响,甚至持续终生[1-3]。Cutajar等经过长期的随访研究证实,性虐待能够增加人格障碍的发病危险[4];Pickering等研究显示,儿童期性虐待与遗传素质相互作用后导致受害者容易形成精神质、神经质和外向性特质[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云;乔静;李先宾;;童年受虐对护生人格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2 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3 李翔;朱相华;李娇;;小学生的“小七”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4 朱相华;梁光利;乔娟;李林;赵后锋;杨永杰;耿德勤;杨雪;;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5 李慧民,许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

6 许思安;郑雪;和秀梅;;“大七”人格结构模型下的汉族、纳西族人格结构比较[J];心理学探新;2007年02期

7 廖英;邓云龙;潘辰;;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彭红军;龙英;李敏惠;;儿童早期与父母分离对成年期人格影响的对照研究[J];广州医药;2010年05期

3 徐远超;姜巧玲;董彦皓;贺革;;连续四届(2007-2010)男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熊晓玲;邓云龙;姜红娟;丁大为;聂华林;;实习期医学生受虐状况与心理特征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4期

5 王晓琦;段丽莉;李铭;;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陆红梅;;护生心理健康衡量标准及学校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7 陈红艳;伏延新;;民办与公办学院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7年14期

8 宋迎秋;曾雅丽;林媛;;大学生心理状况与强迫症状现状的探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9 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薄海美;安静慧;;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10 杨永杰;朱相华;;受虐待小学生人格的情绪性维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桂英;杜爱玲;杨世昌;张东军;高红丽;马仁娥;闫春平;;人格在大学生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当前抑郁症状中的中介作用[A];Proceedings of 2010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llular,Molecular Biology, Biophysics and Bioengineering(Volume 6)[C];2010年

2 朱茂玲;徐晓叶楠;苏少冰;林丹华;;初中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抑郁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Computer Science (PPSCS 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辰;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修订及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0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艳娇;愤怒郁怒体质量表的初步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胡光;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相应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鸣鹃;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付海荣;家庭因素对医学新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自尊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王健;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徐颖;某医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傅芳香;广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晶;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其对行为陷阱进入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0 陈慧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欢欢,张小远,肖蓉,冯现刚;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2 刘芳娥,化前珍,王安辉;军校不同层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3 李素云;阮满真;刘义兰;;实习末期高护生焦虑状况与个性特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4 潘莉萍;高校特困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5 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6 张天宏;肖泽萍;王兰兰;;人格障碍倾向者的童年创伤经历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2期

7 吕拉昌;论纳西族民族文化生态[J];人文地理;1999年02期

8 翟爱玲,李珍华,崔爱环,张金响,陈勇;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03期

9 潘芳,张红静,芦宗玉,江虹;1000例不同专业大学生人格测试分析[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马立骥,赵国胜,王贤喜,刘新民,汪萌芽,姚应水,徐朝阳;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靖炜;刘爱书;;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2 王生晋;王霞;;试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相关的问题[J];基层医学论坛;2004年08期

3 毕婉蓉;张丽华;;同济大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4 龙梅英;;浅析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地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09期

5 张万英;;男女大学生志愿者人格特征与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1年03期

6 刘志军;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8 高志奎;赵富才;;大学生乐观人格特质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9 郭丽;刘贵浩;薛允莲;陈维清;王自成;宁静;徐桂凤;;大学生D型人格与抑郁、绝望及自杀倾向的相关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年10期

10 方春平;刘步平;;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与七年制学生网上行为的影响因素比较[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真;叶智;杨安博;;大学生对父母亲的依恋与大五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耕源;麦慈任;刘彬;苏乾灼;兰兰英;曹阴华;马志溶;;大学生第二学年身心健康调查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王维宇;顾海根;;上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9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慧;企业管理者大五人格特质、特质目标定向和变革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大学生自我妨碍及其与大五人格、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兵;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观的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丽平;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网络交往满意度与社交焦虑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严红虹;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刘宁宁;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维宇;上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60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0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