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S合作实践共同体”:教育学知识创生与实践转化的新机制
本文关键词:“UDS合作实践共同体”:教育学知识创生与实践转化的新机制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和角色。但是,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严重制约着教育学知识的创生、转化与传播。"UDS合作实践共同体"是由U大学(University),D地区(District)和S学校(School),三方成员构成的合作实践共同体。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研究(Research)—开发(Development)—普及(Diffusion)模式的不足,成为一种促进知识创生与实践转化的新机制。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UDS合作 实践共同体 教育学知识 孵化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以UDS合作实践共同体为孵化器,促进教育学知识创生与实践转化的行动研究”(11YJA88013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和角色。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知识,尤其是教育学知识难于有效创生和转化,成为制约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从“U-S合作”走向“UDS合作”正成为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在此趋势之下,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1期
2 朱旭梅;;近五年国内主要期刊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新进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9期
3 宁艳阳,常立农;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云生;王家合;;知识员工的激励机制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3 张利庠;智力型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北京未来广告公司的智力资本管理案例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4 陈云萍;;刍议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的激励[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5 邹国庆;组织学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6 李志,薛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吴良平;高科技中小企业知识员工的管理[J];当代财经;2002年11期
8 张丹;施徐景;戴昌钧;;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知识员工行为与激励策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06期
9 胡伟强;高科技企业研究人员的激励策略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张晓玲,王文平;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健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晓刚;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吕海军;企业知识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于克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管理重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何庆明;基于智力资本管理的企业战略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富立友;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周和荣;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智强;知识员工职业停滞测量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彦宇;从三九看企业的广义培训[D];清华大学;2002年
2 于琛琛;合作研发知识创新管理关键因素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汪颖;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廖颖;湖南电信公司数据专业人员管理现状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2年
6 慕周;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陈守森;福建企业教育培训现状与创新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8 叶志桂;优异顾客价值的识别与建立[D];福州大学;2003年
9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洲;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方建锋;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长乐;教育理论研究向教育实践活动通达的障碍消除[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1期
5 李有发,严万跃;范式的转化研究:教育理论实践化的桥梁[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4期
6 何小忠;论教育理论现实化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7 彭泽平;“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再追问——从命题合理度、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8 曹永国;也谈“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兼与彭泽平同志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9 李长伟;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观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10 王彦力;教育理论距教育实践有多远——从教育学科发展的视角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航;学校情境中实践共同体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静尘;实践共同体中教师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92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9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