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心理问题多症状共存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8 08:29

  本文关键词:心理问题多症状共存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问题 多症状共存 心理危机 预防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大量的症状共存现象,这可能导致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产生叠加或倍增效应,并促使大学生的痛苦体验泛化和深化,进而演变成为心理危机。为预防和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在全面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关口前置,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重点对象进行预约式跟踪咨询;创新咨询方式,提高多症状心理问题的咨询效果;围绕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化解制订综合性的教育和疏导措施。
【作者单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工作处;
【关键词】心理问题 多症状共存 心理危机 预防
【基金】: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度科研项目(10KYA01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研究目的对广西某高校(以下简称该校)2010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许多因子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情况。这意味着,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言,存在较为普遍的多症状共存现象,其产生的心理压力可能具有叠加或倍增效应。心理痛苦体验的叠加或倍增效应,可以导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繁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探因[J];德州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卢锡洲;;张珊的烦恼不见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4期

3 张全和;;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4 王秋珍;还你一片明朗的“心”空——心理问题个案研究与矫正[J];教学与管理;2004年19期

5 余薇,章向红,马可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4期

6 陈勇;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4年04期

7 陈刚,刘寅齐;关注学生心理 提高教育质量[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孙菊花;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铁梅;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健康的维护[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杨晓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勤;;大学生突发心理问题及预警机制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詹启生;宋雪峰;罗娟;苏慧丽;张璐;;对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筛出群体的去边缘化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陈玉美;;让心儿走出沼泽——一例视障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许国彬;黄秀娟;黄红清;阎茹;;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韩铎;陈秀芳;;家庭成长环境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卫华;马喜亭;;某航空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生活压力调查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原蓉霞;;房树人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应用[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霞;;基于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春风化雨二十载 真情呵护学子心——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王冬梅;;应用客体关系理论咨询老年婚姻心理问题一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社会学所 沈杰;心理问题与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王金菊 记者  吴天飞;哈市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升高[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丁勤;心病怎样划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李日新;“房奴”:努力工作最减压[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周丽;男孩进入叛逆期[N];河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李则宣;找工作受挫 海归成“宅女”[N];大众卫生报;2008年

7 靳晓方;父母要给孩子减压[N];中国老年报;2006年

8 李明宇;我们是心理问题回收站[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本报通讯员 马辉邋本报记者 林培;“多大事呵”,有助心态良好[N];新华日报;2008年

10 李学梅;三成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叶斌;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6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孙文影;完美主义的结构特征及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建明;中学学业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闻钧;公安院校学员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禄玉;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袁荃;网络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梅;昆明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兴华;我国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陈彩萍;“全托制”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张忠祥;卫生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3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93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