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利性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功利性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教育过程中教育功利性是最严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和重结果轻过程。应从价值重塑、实践纠偏、制度变革和文化导向方面寻求解决路径,让教育回归本质,重塑教育价值取向,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教育价值取向中。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对于人类社会或个体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我们思维得以拓展的有效条件,是我们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我们在不同的阶段、环境接受不同性质的教育。从时间维度来说,我们经历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2 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郑若玲;;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4 潘玉驹;陈文远;何毅;;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许祥云;“功利性”教育评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7 张志勇;;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价值观的全面回归[J];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涂艳国;周贵礼;;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何娟;张丽玉;;为“教育的功利性”正本清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杨德广;;对中国“三过”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探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强;高杨文;;由曼罗兰奖学金评选引发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2 李玲;;试探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勇军;;学校应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全人教育视域中的学校教育目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台兰臣;;当前德育评估功能的忧思及其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06期
5 柳东梅;;全人教育理念在会计本科教育中的实践[J];财会通讯;2012年10期
6 孙龙存;;多维视野观照下的成人教育本质探析[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7 周亮;;关于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教育形势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8 张正江;马成;;论大学素质教育的异化与归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徐皓;;人才培养如何持续创新——教育部“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带来的思考之二[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12期
10 张洪华;;道德教育的功利性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蝶;;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钦;;高中班集体建设生活化倾向探究[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吴琼;“理解”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湛卫清;人权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佳;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章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常笑君;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来彦;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孙晓艳;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易难;论教育本质功能的弱化与强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施晓光;;印度教育“保留政策”问题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3 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4 杨军诚 ,徐克 ,贾宝余;从客体本位到主体本位:21世纪人才观[J];中国人才;2002年01期
5 许祥云;论民主教学“环境”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6 胡国勇;;竞争选拔与质量维持——大众化背景下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变革与现状[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1期
7 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9 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10 孔国庆;;对我国大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海峰;[N];光明日报;2005年
2 袁新文;[N];人民日报;2012年
3 柏木钉;[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徐洁;;游戏: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6年29期
3 丁强;;让教育回归“原生态”[J];人民教育;2007年10期
4 王小红;;让教育回归本质:人性完满[J];黑龙江史志;2008年01期
5 韩峰;;让教育回归生命[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何晓羽;;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定位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7 李钰靖;;哲学视野下“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8 王晨霞;;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0期
9 王声平;;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糜海波;;简论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教育伦理视角的解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义聚;;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构建全面人才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2 张晓肖;;让科技教育回归生活——以科技馆内容建设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王建琴;;让“品性”教育回归校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王才忠;让教育回归“树人”之本[N];湖北日报;2013年
2 张贵勇;让教育回归浸润心灵的轨道[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几年一个新台阶,让教育回归本质[N];解放日报;2014年
4 星杓;让教育回归本体[N];南方日报;2014年
5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柳斌;让我们的教育回归[N];光明日报;2014年
6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 柳斌;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N];中国教师报;2008年
7 襄阳日报社评论员 朱孔舒;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N];襄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刘小兵;读者希望: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N];光明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敏;让职业教育回归育人本质[N];宁波日报;2013年
10 杨鹏杰;取消“重点班”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开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飞;农村教育回归农村生活的意义诠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清;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宁;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在华德福幼儿园运用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超群;论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关系[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波;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6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5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