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铭贤学校“训育”的历史审视

发布时间:2017-12-12 09:34

  本文关键词:铭贤学校“训育”的历史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铭贤学校 “训育” 中国传统文化 德育


【摘要】:训育在五四运动之后,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从理论到实践的展开则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控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训育。铭贤学校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训育"体系。铭贤学校本着"学以事人"的校训,拟定"敦品励行,急公好义"为"训育"的方针,在内容上注重精神、德行、体格、生活、服务等训练,在"训育"的过程中凸显了以情育人、以制束人和以义励人等特点,这些方面都始终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529;G41
【正文快照】: 训育一词,来源于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我国,最早见于清末翻译引进的教育学教科书。民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之后,训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其从理论到实践的展开则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控制,在各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信德俭;方亮;温永峰;芦盛;;铭贤学校“以情育人”的办学特色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2 温永峰;;山西铭贤学校创办之因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3 王春芳;;山西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先驱——铭贤学校[J];华中建筑;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1282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82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