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视域下的生命教育
本文关键词:论文化视域下的生命教育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技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生命状态陷入了困境。在现代多元文化交错的当下,教育面临极为尖锐的时代主题,即教育如何避免人们沉沦于金钱、名利、消费、技术等魔圈之中,而使人的生命发展有精神的守护与支撑,并把社会的发展引向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共生。教育作为育人的活动,人类生活中的善恶价值问题必然与其育人目标相关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教育只有依凭不同时空下人们的生活实践内容以及遭遇到的各种不同生活事件对受教育者引导,抛弃陈旧、偏狭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解决在社会转型以及变迁中引起的生命困境,用文化润泽生命,以教育导引人生,才是人们走出漠视生命藩篱的必由之路。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not only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but also make the state of human life in a dilemma. In the modern multi-cultural staggered, education is facing a very sharp theme of the times. That is, education how to prevent people from falling into the magic circle of money, fame, wealth, consump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has spiritual protection and support, and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nature and society. Human harmony and symbiosis. Education as an activity of educating people, the value of good and evil in human life is bound to be related to its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Education only depends on people's life practice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as well as various kinds of life events encountered to guide the educatee and abandon the old. The only way for people to walk out of the barrier of ignoring life i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life caused by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s, to moisten life with culture and to guide life b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关于自杀、他杀等忽视生命尊严与权利的各种现象接连发生,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命价值导向,而且会破坏他们的生命状态。生命教育旨在引导与整合人内部的精神力量,形成完整和谐、能应付生命危机的人格结构。因此,面对人们漠视生命的种种现象,生命教育就成为解决人们生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翟学伟;;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对中国人价值变迁机制的探讨[J];开放时代;2008年01期
2 郭景萍;;身体的四种质态及其意义分析[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3 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胡素杰;;牟宗三之“三统并建说”[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传霞;;中国文学服装叙述的政治文化形态[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4 胡可涛;葛维春;;“国学热”现象的理性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杨祥全;;太极拳:表面兴盛下的生存危机[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9期
6 郝书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黄国波;;儒家生命价值观的境界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迪[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8 关海鸥;;汉英模糊语言地位差异的哲学理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华;杨阳;;师生关系的背离与消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难题之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王志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而上重建——兼论孔子的“忠恕之道”[J];沧桑;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翊重;;对任意判断的指反断非演算规律研究[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5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余兴;我国现代企业家成长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8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宛璐;中学历史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孙彬;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哲;与生命相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洁;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磊;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颐;自我表达的视觉呈现[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窦倩;资产阶级与趣味的问题[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谢芸洁;研究《昕薇》杂志带动我国青年服饰风格的流行[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J];社会学研究;2007年01期
3 况平和;;合作教育学与沙塔洛夫教育学[J];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2006年06期
2 张文质;;注重真实 追求美好——在全国生命教育实验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6年10期
3 陈琦;;在欣赏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4期
4 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及其课程设计[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5 李水云;朱克美;;生命教育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用微笑面对生活》课程设计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04期
6 胡红;;学校:放飞生命的绿洲——江苏省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与反思[J];中国德育;2008年03期
7 伍红燕;;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0期
8 左克友;;让生命教育走进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10期
9 叶雷;;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23期
10 冯建军;;中学生命教育教材内容的比较[J];中小学校长;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立群;张莉;王荔;;由大学生自杀谈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季丹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黄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施途径初探[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唐华;;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践模式的建构[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钱淼华;;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顾志红;;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贾p,
本文编号:1379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7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