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出处:《职业时空》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 A T)和症状自评量表(S C L-9 0)对廊坊师范学院大学新生内隐自尊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大学新生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2)大学新生内隐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3)大学新生在人际敏感、焦虑、攻击等心理方面存在问题;(4)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中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攻击性等个别因子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Abstract]:The implicit 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freshmen in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were studied b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and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implicit self-esteem effect in freshmen. 2)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implicit self-esteem among freshmen. 3) freshmen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xiety, aggression and so on. (4) implicit self-estee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dividual factors such as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ggress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1995年,GreenwaldBanaji通过对大量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通过内省不能意识到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这种效应会对与自我相关或不相关联的事物产生评价上的影响,即做出积极自我评价的倾向。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新生第一次走入大学校园,独自面对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花;张力为;;内容与方法:内隐自尊的探索与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葛操;潘玲;;内隐自尊研究的新进展[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6期
3 马春霞;;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杨福义;梁宁建;;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3期
5 唐玲;陈旭;张艳萍;;内隐自尊研究进展[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陈敏燕;史慧颖;陈红;;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3期
7 常璞;郑女女;;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金戈;;国内关于内隐自尊的研究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林颖;陈旭;钟兴泉;;内隐自尊可变性研究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何鑫华;;内隐自尊测量方法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蓝滢;;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内隐自尊水平的差异及变化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温国旗;张守臣;;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晓洲;邬小龙;许婷;叶文浩;;中国文化背景不同情景下原生内隐自尊姓名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进;杨福义;;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杜珍子;孙晓晨;程阳洋;郭俊辰;罗薇薇;程可;张禹;;内隐自尊的滤波器功能再验证[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夏冰丽;;内隐嫉妒与内隐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许秀芬;马伟娜;;智力测验成败情境下大学生内隐自尊补偿效应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魏飞;刘儒德;;职高学优生和学困生外显和内隐自尊关系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敏;姜永志;;我国内隐自尊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4~2010[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吕庆燕;秦雨竹;;不同参照体下藏族、汉族大学生内隐自尊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婧;大学生内隐自尊稳定性及内隐自尊水平对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夏冰丽;内隐嫉妒与内隐自尊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3 武超;基于组织的内隐自尊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朱跃宗;威胁情境下内隐自尊补偿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雪;情绪、教师评价及任务难度对初中学业优秀学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内隐自尊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会先;网络使用青少年的内隐自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常丽;内隐自尊的方法效度研究及理论假设检验[D];河南大学;2005年
8 席明静;抑郁症患者内隐自尊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佳;内隐自尊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蓝\~;积极情境和典型榜样对内隐自尊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8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