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07 23:16

  本文关键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体系构建


【摘要】:积极心理学从新的视角对传统心理学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强调心理学应该致力于发现使个体或群体以及社会朝良性发展的因素,以期更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潜力,获得美好的生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理论,以科学、系统的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增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建设学生积极组织环境的有效途径。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at psychology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individuals or groups and social factors in the benig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develop human potential, to stimulate people's potential for wonderfull life.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with science, system as the main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o enhance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personality, effective way to build students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性实践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10GZ0300)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及价值“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人本主义流派的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1]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太多的注意,直到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前主席塞里格曼先生在APA年度大会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雄辉;;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3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徐瑜姣;;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4 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5 左海燕;;浅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6 杨鸣;;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1年08期

7 高红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2年04期

8 刘学华;;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周东滨;;试论积极心理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主要实施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10 连洁平;;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干部培养的启示——教师的视角[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文华;大学生良性压力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幽默感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郑小英;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雷燕;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春燕;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小倩;安徽省职高生自我同一性、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7 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8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年03期

9 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10 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亚梅;;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5期

2 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3 王博;吴飞;;积极心理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朱红;席林;;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5 王贺;陈健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2011年03期

6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年02期

7 杨稣;武成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郑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4期

9 黄玉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尝试[J];理论导报;2010年10期

10 贾敏;张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胡乐;;论“新生绿色心理通道”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中的目标及实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赖海雄;冯淑兰;;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明霞;李桂凤;杨继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贾晓明;肖文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张金彦;姚海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程康;于立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序科;;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龚丹韵;幸福的孩子从哪里来[N];解放日报;2010年

3 山东诸城 吴洪建 隋建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N];学知报;2011年

4 王辛 记者 苏军;上海推出教育发展十大行动计划[N];文汇报;2004年

5 刘大江;成都构建教育资助体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刘达中;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走向[N];协商新报;2006年

7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8 李艳辉 汪伟 孙刚 宋会玲 刘耀辉;学生 呼唤精神扶贫[N];天津日报;2004年

9 吴祚麓 王燕 周阳;抓教育 抓制度 抓监督[N];黄山日报;2007年

10 张铁明;记忆·思考·期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体系构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李明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及培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悦;积极心理小组咨询的方案设计及干预效果评估[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程佳静;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水平的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志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团体辅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9 倪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温馨教室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4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94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