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与反思:北京市“名校办分校”政策的实施
本文选题:教育均衡发展 切入点:名校办分校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9期
【摘要】: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北京市政府"名校办分校"政策的倡导下,名校办分校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从实施的短期成效来看,其带来了全市学位数及部分分校在校生人数和教学质量的变化。但是从整体来看,名校办分校政策实施的背后暗藏着诸多隐忧,如名不副实的办学定位、利益驱动的分校扩张、良莠不齐的分校质量、事出多头的分校管理、难以突破的配套政策。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名校分校的办学质量,需要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进行理性思考,并通过政府、名校、分校和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各司其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s policy of "running branch schools by famous schools", the branch schools of famous schools are showing a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It has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degrees in the cit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some of its campuses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ut on the whole, there are many hidden worries behi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running a famous school, such as the unworthy orienta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expansion of a branch school driven by interest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mous schools, we need to think rationally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appearance, and through the government and famous school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chools, we need to think rationally through 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appearances, and through the government, the famous schools. Branch schools and social stakeholders are responsible for running school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红艳;付俊;;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辨析[J];教学与管理;2007年31期
2 张勇成;;从“择校”现象看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性[J];学校管理;2007年01期
3 沙培宁;;由“名校办分校”想到的[J];中小学管理;2007年05期
4 程红艳;付俊;;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辨析[J];魅力中国;2009年02期
5 王国茂;;三校联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辅导员;2010年27期
6 刘育民;加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关于广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广东教育;2003年10期
7 单振华;季文海;;浅议教育财务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财会研究;2003年02期
8 邓成伦;均衡发展,是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政策选择[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2期
9 王小柳;思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10 张晓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军虎;刘小平;;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西省A县的调查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恒燕;;共享优质资源 追求教育均衡发展[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3 ;顶岗实习与脱岗培训有机结合 有效促进唐山教育均衡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4 皎秋萍;王淑芳;张清彦;;创国内国际名校 促教育均衡发展[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5 何国明;;教育均衡发展与三年级数学教学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6 赵泳翔;;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实现江宁教育公正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廖荫展;;教育均衡发展与六年级数学教学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8 冯文全;夏茂林;;教育产业化反思[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金家新;;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蒋文星;董玉华;杜春梅;;发挥培养培训一体化优势,促进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波;成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至学前[N];成都日报;2008年
2 彭碧清邋颜静;遂宁市船山区政协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8年
3 张惠娆;李沧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N];青岛日报;2009年
4 记者 常华;爱辉区各类教育均衡发展[N];黑河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文勇;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认真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N];成都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郑远斌 通讯员 张立军 胡胜林 徐俊;蕲春县着力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N];黄冈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冬素;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N];浙江日报;2009年
8 钱子平 郑翠谷;玉山“三大”工程力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N];上饶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周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就了草堂小学[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魏颖 通讯员 陈丽;合作联盟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那岚业;基础教育学校品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轩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治理政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瑜;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王娟涓;当代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王爱民;教育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润生;揭阳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尹娟;南昌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王朔;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制约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李仲宇;民族地区以特色促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崔庆玲;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6 薛永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冉雪娅;重庆市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安徽大学;2011年
8 张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宏波;促进县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D];延安大学;2012年
10 薛锦;青海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1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6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