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非政府组织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9-05-11 06:20
【摘要】:非政府组织在改善欧美新移民子女教育、金砖国家和极不发达国家流动儿童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融合办公室框架下的合作模式、美国非政府组织联合体模式、印度小型非政府组织办学模式及国际非政府组织非正式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及融合课程革新都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教师流动机制选优与优化:基于利益相关者支持度与诉求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YJA880080)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革;侯云洁;;非政府组织与农村英语教师的发展:以香港“苗圃行动”临沧项目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震;尤建新;杜学美;;对建立我国教育评估组织认可制度的理论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8期

2 卢永平;;非政府组织:教育补偿的重要力量[J];中小学管理;2010年06期

3 邵秀娟;王守恒;姚运标;;“进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文献的元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8期

4 李勇;张兰君;;流动人口子女享受教育公平的困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王远伟;;“复合二元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3期

6 邱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作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 于珍;;从边缘到中心:十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历程[J];教育导刊;2008年03期

8 谢宝富;;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的思考———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5期

9 罗云;;城市公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区别还是融合[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10 张艳丽;;国际教育改革与我国教育改革方向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小春;;发展广西民办教育的思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西民族大学 李华明邋陈会方;合力保障教育公平[N];广西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占苍;更好地服务政府工作和教育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常晓虹邋李寅;西部教师“缺水”,各方送水能否解其渴?[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李绿江;南宁NGO:奉献并快乐着[N];南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赵秀红 梁杰 杨桂青 王友文;扫盲: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马小宁;给贫困儿童更多关爱[N];人民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肖兴 朱霞欢 记者  刘远;鼓楼爱心助学协会成立[N];南京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钊;中国首次获得哈马德国王奖[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董一方;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成立[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10 欧飒;科特迪瓦:田间地头上课,学习干活两不误[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欣欣;非政府组织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楼丽丽;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周徐红;教育领域社会专业组织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廖水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白治堂;全球视野中的和平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江红;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女童基础教育的扶持[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全明宇;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张珊珊;教育NGO的组织生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沈小姣;教育考试机构中介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陆瑶;我国教育基金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4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74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