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全国首届微课建设与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在广东顺德召开

发布时间:2019-05-19 19:05
【摘要】:正【本刊讯】"全国首届微课建设与创新应用高峰论坛暨广东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于2014年1月3—5日在广东顺德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顺德区教育局电教信息中心和顺德区养正西山学校承办。来自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北京、重庆、辽宁等地的教育信息化及微课建设与应用方面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研究机构专家、一线学校骨干教师
[Abstract]:......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磊;;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网络教育的意义探析[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2 邓定胜;;试论甘孜藏族教育信息化的建设[J];考试周刊;2007年29期

3 韦剑文;;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教育[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洪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2期

5 周阳;;搭建双向互动网络教学平台[J];技术与市场;2007年03期

6 王青松;许霞;;教育信息化与网络教育[J];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7 曹薇;;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8 张武华;网络教育:21世纪教育发展新趋势——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观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2期

10 张英华;;构建区域信息生态环境 有效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顺德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4 赵铁成;;论网络教育的属性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阎保平;;网络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之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6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万伦宇;;浅析网络教育概念及功能定义[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9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洪全 修孟青;信息化师生运用最重要[N];大连日报;2009年

2 陈祖龙;第四届中国电脑教育年会召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3 刘勇;教育信息化:如何跨越建设与应用鸿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王晓飞;2009十大教育信息化事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刘勇;2004年教育信息化:四个词语,全年看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夏静 通讯员 冯俊杰;教育信息化的“湖北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期嘉宾 贺凌云副校长;教育信息化 校长细筹划[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李超;中国电脑教育大会在京举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教育信息化的“非典”化反思[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薛立若;建设与应用并举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瑞;网络教育和气象网络课件开发技术[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2 吕晓乐;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及对策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邢冰;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郝莉;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实现与综合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焦建英;我国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颖;网络教育异化现象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朱春辉;青浦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0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80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