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3:55
【摘要】: 教师教育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两岸的教师教育曾经有过共同的历史,但因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呈现不同的面貌。在世纪之交,面临社会的转型与国际的竞争,两岸都致力于透过教师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于是,许多教师教育改革的讨论纷纷展开,有一部份并已形成政策,引导教师教育的改革。然而今日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单纯的技术改变,而是深层的范式变革,对于教师教育发展的影响将是深且远的,不容忽视。基于这种关注,本研究乃开展两岸教育比较研究,期望能从比较当中,取长补短,探索适切的变革与发展道路。 本研究以「教师教育范式」作为两岸比较的焦点。为使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与实用性,本研究使用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以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特点;不仅从理论面探讨教师教育范式的类型、教师教育范式之间的连系、变革与再建构,更从实际面分析两岸教师教育变革的实施与理想。在借鉴国内外经验之后,本研究将教师教育范式归纳为「能力本位」、「实务/实际」、「研究/探究」、「反省/批判」与「社会重建」等五种类型,并且秉持多元的、综合的教师教育范式观进行研究。 经过长达四年的研究之后,发现「开放」与「卓越」是当前两岸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方向,但两岸有不同的策略,包括法令、课程与教学、实习与在职进修方面,都有相当不同的规定。从本研究中也发现,两岸的教师教育范式正在变革当中,然而在变革的理想与实际之间都有一段差距,有待缝合。 最后,综合研究结果,从教师教育范式理论的发展方面、政府政策的制订方面,以及教师教育机构的执行方面,,分别提出精进两岸教师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一,在理论的发展方面:(1)采取多元的教师教育范式观点,扩大研究视野;(2)以「研究/探究」范式为核心,持续创新发展;(3)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之不同,侧重不同范式;(4)视学校需求与教师职务之不同,选择不同范式。 第二,在政策的制订方面:(1)确立教师教育的地位;(2)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3)提高教师学历与素质;(4)扩充培训的管道与方式;(5)实施教师分级制度。 第三,在学校的执行方面:(1)发挥师范院校的培育优势;(2)重视教育专业课程;(3)发展各校培育特色;(4)改进课堂教学模式;(5)重视潜在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贵礼;;理想,在路上——读周洪宇教授《教师教育论》有感[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2 叶澜;跨世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2期

3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4 ;《教师报》第十三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5 魏荣荣;王康;;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6 杨园园;;浅论教师职业定位与教师教育[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8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9期

9 刘晓敏;;教师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度喜获佳绩[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单启宁;杭州首推“教师教育券”[N];科技日报;2003年

2 记者 何威;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启动[N];吉林日报;2009年

3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教师教育是立校根本[N];大连日报;2009年

4 记者 焦新;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北京师范大学 方增泉;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N];光明日报;2010年

6 ;我市举行教师教育工作现场会[N];自贡日报;2010年

7 赵凤平;绘就大连教师教育新蓝图[N];大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褚清源;破解教师教育发展困境之路[N];中国教师报;2011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谭德波;师范院校要强化教师教育优势[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甄德山;教师教育的创新之路[N];天津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殷晓峰;新时期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段艳霞;综合性高校办理教师教育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张岩;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宋志英;高师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2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92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