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2:01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接受规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为理论基础,分析这些理论和网络沟通问题的重要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重要意义。探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针对问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优化方案。其中,主要章节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优化。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文章由四个部分构成。 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对本文相关的网络思政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文献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二部分重点对沟通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做了重点研究。分析了沟通的基本理论、青少年心理的特点、网络行为和网络沟通,阐述了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基本内容和对青少年网络沟通的启示。说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沟通和网络沟通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问题的提出。该部分认真分析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现状,以2000年为界限,,将青少年网络沟通分为“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认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由沟通的参与者、沟通的主要内容和沟通的主要过程等要素组成。分析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送者的障碍是指网络技术的主动掌握能力和网络话语的运用理解能力。接受者的障碍是指网络沟通辨别能力不够强和网络沟通不良习惯的产生。信息传播通道的障碍是指网络沟通渠道的选择差异和网络沟通渠道影响能力有限。 第四部分是问题的解决,即对策部分。重点阐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优化,认为要充分尊重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疏通引导的总体原则,坚持网络沟通尊重差异、平等互信和适时引导、积极倾听的具体原则。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传送者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接受者综合能力和营造良好沟通环境优化沟通传播通道三个措施,帮助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障碍。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沟通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5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7-10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二)选题的意义8-10
  • 二、 文献综述10-14
  •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1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11-12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研究12-13
  • (四)发展方向13-14
  • 三、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14-15
  • (一)研究的方法14
  • (二)主要的创新14-15
  • 第一章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概述15-30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15-23
  • 一、 沟通的基本理论15-17
  • 二、 青少年心理的特点、网络行为和网络沟通17-19
  • 三、 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青少 年网络沟通19-23
  •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23-26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述23-25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特点25-26
  •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26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沟通和网络沟通的区别联系26-30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沟通和网络沟通的区别27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沟通和网络沟通的联系27-28
  • 三、 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沟通和网络沟通的关系28-30
  • 第二章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状况30-37
  • 第一节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现状30-33
  • 一、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历史溯源30-31
  • 二、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组成要素31-33
  •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33-37
  • 一、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发送者的障碍34-35
  • 二、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接受者的障碍35-36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信息传播通道的障碍36-37
  • 第三章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优化37-43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的原则37-39
  • 一、 总体原则37-38
  • 二、 理论原则38-39
  • 三、 实施原则39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优化的路径39-43
  •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传送者队伍建设39-40
  • 二、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接受者综合能力40-41
  • 三、 营造良好沟通环境优化沟通传播通道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述剑;;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2 陈卓;刘和忠;王冬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规律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3 闵绪国;;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应坚持的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4 韦吉锋,韦继光,徐细希,张辉;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洁;;网络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

6 张筱荣;;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04期

7 赵志华;徐永赞;;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河北学刊;2007年03期

8 余斐;;传播学的交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9 张建松;发挥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王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涵、特征与功能[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1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