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10-02 03:22
"互联网+"与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相结合,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更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基础追溯出发,对"互联网+"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的技术变革进行深入分析,并诠释了"互联网+"背景下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的合理内涵和构成要素。通过对其有效性构成要素逐层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内涵分析
(一)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追溯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2. 情境认知理论基础
3.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二) “互联网+”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的技术变革
1. 学习空间从学习型向服务型转变
2. 学习资源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推荐
3. 学习情境的虚拟现实性
(三)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分析
1.“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界定
2.“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构成要素
二、“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项确立
(一) 学习者
1. 学习动机。
2. 学习的准备。
3. 学习风格。
(二)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支持平台
1. 知识模块
2. 问题模块
3. 诊断模块
4. 管理模块
(三) 社会性交互
1. 社会性交互类型
2. 交互性评价
3. 交互性工具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分析决策方法和思路
1. 层次分析法
2. 德尔菲法
3. 基本思路
(二) 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
(三)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判断矩阵
1. 利用方根法求相对权重值Wi
3、表4的n次方根的和分别为:3.31、4.55、3.27。
(四) 指标权重的计算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J]. 鲍银霞. 教育导刊. 2008(01)
[2]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 刘儒德.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5)
本文编号:3417911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内涵分析
(一)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追溯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2. 情境认知理论基础
3.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二) “互联网+”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的技术变革
1. 学习空间从学习型向服务型转变
2. 学习资源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推荐
3. 学习情境的虚拟现实性
(三)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分析
1.“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界定
2.“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构成要素
二、“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项确立
(一) 学习者
1. 学习动机。
2. 学习的准备。
3. 学习风格。
(二)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支持平台
1. 知识模块
2. 问题模块
3. 诊断模块
4. 管理模块
(三) 社会性交互
1. 社会性交互类型
2. 交互性评价
3. 交互性工具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分析决策方法和思路
1. 层次分析法
2. 德尔菲法
3. 基本思路
(二) 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
(三)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判断矩阵
1. 利用方根法求相对权重值Wi
3、表4的n次方根的和分别为:3.31、4.55、3.27。
(四) 指标权重的计算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J]. 鲍银霞. 教育导刊. 2008(01)
[2]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 刘儒德.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5)
本文编号:3417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1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