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中国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宗教心理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0:14

  本文关键词:中国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宗教心理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督教在我国的发展最早从唐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1300多年的历史,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在我国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然而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一直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由于儿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缺陷,关于儿童的宗教心理的研究更加少有。所以笔者设计出了研究中国儿童基督教宗教心理的实验和半结构化访谈,来探讨儿童的宗教心理。这对了解我国儿童宗教心理的发展、基督教的发展状况十分有意义。 本研究是在吕大吉(2003)、沈洋(2007)等前人对宗教结构的阐述和基督教宗教心理测量的基础上,在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教堂的神职人员,以及信奉基督教的儿童的家长的帮助下,主要研究宗教认知(5个任务)、宗教体验(6个任务)、宗教行为(5个任务)、宗教价值追求这四个方面。在实验研究中,对60名儿童采用儿童易于理解的实验材料来探究儿童的宗教认知、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方面的发展特点;在访谈中,对儿童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来探究信奉基督教的儿童宗教价值追求特点。结果发现:(1)在宗教认知上,信仰基督教的儿童普遍在上帝创世的认知上得分较高,在天堂地狱认知上的得分偏低。除在创世认知上,9岁组和11岁组的儿童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他各认知任务均为5岁组和7岁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别上,女性儿童在宗教认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儿童。(2)在宗教体验上,儿童对耶稣受难像和耶稣圣心像的情感体验更强烈些,对耶稣受难比对耶稣圣心像的体验更强烈,对圣经的情感体验最弱。在宗教体验上,除圣经任务外,其他各任务中,3岁组的儿童情感体验的发展与5岁组儿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方面,男性儿童对耶稣受难像的情感体验更为强烈,而对祷告的情感体验则较其他几个情感体验弱;女性则对耶稣受难、耶稣圣心像的情感体验更强烈,在耶稣受难像上的情感体验高于耶稣圣心像;男性儿童在祷告上、耶稣圣心、耶稣受难像上的情感体验也显著低于女生的情感体验。(3)在宗教行为上,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做礼拜的频率要高于其他几个宗教行为的频率,祷告的频率也较高,宗教活动的频率最低。除了做礼拜和参与宗教活动,在其他宗教行为上,5岁组儿童和7岁组儿童的宗教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个年龄组的儿童做礼拜上均无差异。性别方面,女性儿童的宗教行为频率显著高于男性儿童。(4)儿童的宗教价值追求主要有三种:自我满足、宗教活动的追求和高层次精神的追求。大多数信教儿童的追求均是自我满足,只有少数儿童能有宗教活动的追求,而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仅有极少的高年龄组的儿童才能达到。(5)基督教儿童宗教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主日学校和教堂影响因素,同伴影响因素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关键词】:基督教 儿童 发展特点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部分 绪论9-24
  • 1. 文献综述9-22
  • 1.1 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历史9
  • 1.2 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程9-11
  • 1.3 儿童的宗教经验的研究11
  • 1.4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研究11-13
  • 1.5 前人的宗教结构的研究13-20
  • 1.6 儿童宗教心理影响因素20-22
  • 1.7 前人已有的研究的缺陷22
  • 2. 研究意义22-23
  • 2.1 理论意义22-23
  • 2.2 实际意义23
  • 3. 研究假设23-24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的编制24-28
  • 1. 材料设计24-25
  • 1.1 理论依据24
  • 1.2 材料选编24-25
  • 1.3 完善材料25
  • 2 预实验25-28
  • 2.1 实验目的25
  • 2.2 实验对象25-26
  • 2.3 实验工具26
  • 2.4 信效度检验26-28
  • 第三部分 中国信仰基督教儿童个体宗教心理发展实验研究28-55
  • 1. 实验一 任务、年龄、性别对儿童宗教认知得分的影响28-36
  • 1.1 实验目的28
  • 1.2 实验对象28-29
  • 1.3 实验设计29
  • 1.4 实验程序29-30
  • 1.5 实验材料和评分30-31
  • 1.6 实验结果31-36
  • 1.7. 小结36
  • 2. 实验二 任务、年龄、性别对儿童宗教体验得分的影响36-47
  • 2.1 实验目的36
  • 2.2 实验被试36
  • 2.3 实验设计36-37
  • 2.4 实验程序37
  • 2.5 实验材料和评分37-38
  • 2.6 实验结果38-47
  • 2.7 小结47
  • 3. 实验三 任务、年龄、性别对儿童宗教行为得分的影响47-55
  • 3.1 实验目的47
  • 3.2 实验被试47-48
  • 3.3 实验设计48
  • 3.4 实验程序48
  • 3.5 实验材料和评分48
  • 3.6 实验结果48-53
  • 3.7 小结53-55
  • 第四部分 中国信仰基督教儿童宗教价值追求访谈研究55-61
  • 1. 研究目的55
  • 2. 研究方法55
  • 3. 研究被试55
  • 4 儿童宗教心理访谈判定标准55-56
  • 5. 研究结果56-60
  • 5.1 各年龄阶段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在宗教价值追求上的人数分布56-57
  • 5.2 自我满足的追求57-59
  • 5.3 宗教活动的追求59
  • 5.4 高层次精神追求59-60
  • 6. 小结60-61
  • 第五部分 总体讨论61-72
  • 1. 探究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实验材料编制61
  • 2. 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宗教心理发展特点61-68
  • 2.1 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在宗教认知方面的发展特点62-64
  • 2.2 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在宗教体验方面的发展特点64-65
  • 2.3 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在宗教行为方面的发展特点65-66
  • 2.4 信仰基督教的儿童的宗教价值追求的发展特点66-68
  • 3. 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宗教心理影响因素68-70
  • 3.1 家庭的影响因素68-69
  • 3.2 主日学校和教堂的影响因素69-70
  • 3.3 同伴的影响因素70
  • 3.4 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70
  • 4. 研究创新和不足70-72
  • 4.1 研究的创新70-71
  • 4.2 研究的不足71-72
  • 第六部分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9
  • 附录1 中国信仰基督教儿童宗教心理发展和影响因素研究实验材料任务举例79-80
  • 附录2 中国信仰基督教儿童宗教心理发展和影响因素研究访谈提纲举例80-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 致谢82-8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3 王广大;曹一俊;;伊斯兰教末世论的思想沿革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6期

4 党洁;;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与抗战时期难童救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耿建尉;试论当今世界宗教的影响[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钱伟量;皮亚杰“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概念评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任克若;论“认识发生律”[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7年S1期

8 李德虎;;从石门坎苗族历史的变迁浅析其皈依基督的原因[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廖雯;;贵池傩戏功能浅析——以傩戏《刘文龙》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李海燕;额瑜婷;;仪式舞蹈的原始传达与现代审美的矛盾[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黎明;王欢;;经济结构、社会网络与宗教认同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华伟;;基督徒的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模式——从理念与符号的视角来探讨豫西李村基督徒在葬礼上的冲突与调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王璐瑶;;对宗教仪式本质的宗教心理学微观剖析——以广西百色地区乐业县大挽村架桥仪式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4 梁骏;祝烨;;新旧“对话十诫”比较——斯维德勒对话思想初探[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冰;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志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政治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构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细节描写艺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陶海柱;伦理学视野下的基督教乡村教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毅;东乡族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彭石军;湖南永州农村宗教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朱鲲鹏;大学生“跑庙”行为的社会学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换平;石河子市基督教徒宗教认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7 李崴嵬;浅析国内基督教网站的宗教性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阮氏莲—释莲花;佛教信仰者幸福感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桂苓;小学低年级图画书阅读指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洪鑫;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违反规则的体验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信仰基督教的儿童宗教心理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83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