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师资文化研究旨趣

发布时间:2017-07-04 00:00

  本文关键词:师资文化研究旨趣


  更多相关文章: 未必如此 《师说》 研究旨趣 师说 教育事实 赫尔巴特 教育科学 道德人格 教育成效 专门职业


【摘要】:正"师",原为效法之义。由此引申为以可资效法或可资鉴戒之人为"师"。这种"师"的观念在传统的师资文化中,一直传承至今。在教与学组织萌生以后,逐渐形成以授业为职能之师,即弟子的"业师"。随着时代变迁、授业职能的演变,师资文化日益复杂。其中存在今古师资文化的异同与中西师资文化的异同,师资文化本该成为研究的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个中缘由也就值得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未必如此;《师说》;研究旨趣;师说;教育事实;赫尔巴特;教育科学;道德人格;教育成效;专门职业;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师”,原为效法之义。由此引申为以可资效法或可资鉴戒之人为“师”。这种“师”的观念在传统的师资文化中,一直传承至今。在教与学组织萌生以后,逐渐形成以授业为职能之师,即弟子的“业师”。随着时代变迁、授业职能的演变,师资文化日益复杂。其中存在今古师资文化的异同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兵;梁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真理之师——近代欧洲教育家塑造的三种教师形象及其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钱文艳;;“问题教学法”与“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晓瑾;第斯多惠的现代教育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张yN;;设疑·质疑·解疑·存疑——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4期

5 张斌;;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四字诀——低、小、快、多[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6 朱应江;;谈新形势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秦磊;英语教师教员角色之情感阐释[J];成人教育;2004年03期

8 傅金兰;;终身学习与人的生命完善[J];成人教育;2009年02期

9 封小青;;教学中利用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1期

10 罗君;;点燃教师激情,成就精彩课堂[J];大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文奎;;外国教育家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海荣;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3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预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毅华;初中说明文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陶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迪;新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叙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丽娜;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15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15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