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7:05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网络分析 交往行为 中间人


【摘要】: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当前人们的团队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中的团体学习行为明显增多,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为团体学习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和便捷的交流途径,使得学习者在网络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这促使由现代远程教育与虚拟社区有机结合形成的虚拟学习社区得以快速发展。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可以是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教育背景和信仰的人,他们基于兴趣,自发聚集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动性是虚拟学习社区最典型的特征,通过互动,成员之间建立起关系,社区成员和他们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的集合就是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通过大量的交往活动来获取知识,即通过与人交流、协作,消化吸收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整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因此通过提高学习者的交往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协作学习效果。基于此目的,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使用UCINET软件对本校开设的《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一款校园辅助类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的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学习者之间在虚拟学习社区学习内进行的交往行为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提出了提高该社区成员交往效果和交往深度的建议和策略,,从而虚拟学习社区的优势能够更好的发挥,并促进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的建构。 本文第一章概述了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主题的代表人物,并简要介绍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指出其根本特性为互动性,进而提出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交往的涵义、虚拟社区和虚拟学习社区交往的概念以及虚拟学习社区的特性和虚拟学习社区交往的特点。还对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的主体—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本文所运用的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了介绍,找出它与本研究的契合点。作为本文的重点,第三章着重介绍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并重点分析了《学习科学与技术》平台中学习者的交往行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中心度、成员的角色和凝聚子群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寻这些学习者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通过上述分析发现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的交往行为存在以下的问题:分组情况与预期不一致;社区中存在许多旁观者和潜水者,成员间的交互深度较低;教师参与程度低,对主题讨论的引导和控制不足;缺乏必要的标准对交往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社区制度性低下,对社区成员的约束力不够;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的知识交互和分享意识不够。进而在本章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章就第三章中分析的交往行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网络分析 交往行为 中间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图目录8-9
  • 表目录9-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3
  • 二、国外研究现状13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13-14
  • 一、理论意义13
  • 二、实践意义13-14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7
  • 一、研究的内容14
  • 二、研究的方法14-15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15-17
  • 第二章 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与社会网络分析概述17-25
  • 第一节虚拟学习社区概述17-20
  • 一、社区的概述17
  • 二、虚拟社区的概述17-18
  • 三、虚拟学习社区概述18-20
  •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概述20-22
  • 一、交往20
  • 二、虚拟学习社区交往20-21
  • 三、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21-22
  •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法概述22-25
  • 一、社会网络的概述22-24
  •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与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研究的契合点:24-25
  • 第三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学习社区成员交往行为分析25-49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简介25-26
  • 一、《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平台25-26
  • 二、研究数据的来源26
  •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学习交往行为数据收集与统计26-28
  • 一、学习科学与技术论坛成员发帖情况的收集与统计26
  • 二、数据的整理26-28
  • 第三节 虚拟学习社区学习交往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28-44
  • 一、关系数据的密度分析29-30
  • 二、网络其他属性分析30
  • 三、个体的角色分析30-38
  • 四、网络中的子群分析38-44
  • 第四节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交往深度分析44-45
  • 第五节 社区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45-49
  • 一、存在问题分析45-47
  •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7-49
  • 第四章 虚拟学习社区成员交往行为改进策略和建议49-56
  • 第一节 针对教师方面的改进策略和建议49-50
  • 一、设定集中答疑时间段,采取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相结合的原则49-50
  • 二、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长期处于潜水状态的学习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采取引导和鼓励的策略50
  • 第二节 针对学习者方面的改进策略和建议50-56
  • 一、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50
  • 二、培养学习者的协作意识和社区意识50-51
  • 三、鼓励学习者的合作与分享行为51
  • 四、充分发挥学习领袖的作用51
  • 五、学习者进行分组的策略51-52
  • 六、针对减少潜水者,提高社区成员交往活跃程度和深度的策略52-54
  • 七、提高交互深度的策略54-56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56-58
  • 第一节 研究的总结56-57
  • 一、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56
  • 二、虚拟学习社区交往行为的提升策略56-57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57-58
  • 一、研究创新点57
  • 二、研究的局限性57
  • 三、未来研究方向57-58
  • 参考文献58-60
  • 在校发表的学术论文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明章;;论网络教学中交互策略的设计[J];软件导刊;2006年22期

2 赵蓉英,邹菲;内容分析法学科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06期

3 周蔚;倪晓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双向交互现状的分析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 肖月宁,马秀峰;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控制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6期

5 陈淑洁;叶新东;邹文才;;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6 王海东;丁兴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1期

7 舒存叶;张雷;赵蔚;;网络课程交互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1期

8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与学习交往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9 胡凡刚;茹欣欣;;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1期

10 王陆;;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工具及分析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516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16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