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青少年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02 09:05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感恩 社会支持 主动反刍 创伤后成长(PTG)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汶川地震四年半后的354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究社会支持和主动反刍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PTG)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感恩不仅对PTG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主动反刍正向预测PTG,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经主动反刍的多重中介来正向预测PTG。这说明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在感恩与PTG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主动反刍在社会支持与PTG之间也有部分中介效应。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处;
【关键词】感恩 社会支持 主动反刍 创伤后成长(PTG)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190006)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创伤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经历创伤后的个体不仅会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结果,也可能会表现出对自我力量更加确信、与家人和朋友更加亲密、对生命有更深刻认识等积极变化(TedeschiCalhoun,2004)。这种由创伤所带来的积极改变,称为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它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7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健;陈善平;潘华山;梁建平;;在锻炼情境下2种运动承诺结构模型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丹;卷入程度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广告诉求的缓冲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2 申继亮,王大华,彭华茂,唐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变量[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2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3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刘玉连;汪震;;社会支持内涵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5 张庭辉;;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幸福感影响的探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6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罗弦;东莞市248名上岗前医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评价[J];中国校医;2000年02期

8 李娟,张丽芳,李永在;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9 陶沙;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10 范兴华;社会支持行为问卷中文版信效度分析及初步应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汤芙蓉;张大均;刘衍玲;;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秋虎;陈会昌;张建卫;陈欣银;;9—14岁城乡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佟雁;申继亮;高潇潇;;老年人与其成年子女间社会支持的结构与类型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颜家睦;李飞华;王坚;;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问题和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静;陈英和;;社会支持和人性哲学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静;陈英和;;社会支持和人性哲学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春妹;邹泓;;中学生的人格、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骆宏;许百华;;社会支持感知、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与护士压力感知的验证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代芳芳;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张静;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潘杰;不同依恋风格、社会支持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长松;大学生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梅韫芳;合肥地区高职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海洋;5·12地震灾区农村妇女社会支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霞;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瑜;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8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58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